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部高考改革大动作 厦校长担心每年都要“小高考”

2014-09-05 10:34 来源:海峡导报 0
岛内高中另一位校长更是认为,虽然大方向是好的,但此次出台的方案远远低于公众的期待。

  

  昨天,教育部发布了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每门都“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此轮高考改革,将会给厦门教育带来怎样的冲击?导报记者昨日在厦门各学校进行了走访。

政策落地 厦在校高中生不受影响

  根据《意见》,改革将从2017年开始全面推广实施,2020年前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那么,高考改革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回应,目前国家的配套文件还未出台,我省将按照国家的进度安排谋划推进,所以现在我省还没明确具体实施时间。

  导报记者了解到,福建省最近一次新课改始于2009年,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年实行的新高考,目的之一就是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打基础,而且重点是希望高中生能更好地全面发展。

  可以确定的是,目前所有的高中在校生都不会受到影响。本月3日刚刚公布的2015年福建省高中会考大纲也显示,明年我省的高中会考仍为“学业基础会考”,而不是高考改革的“学业水平考试”,此外,英语分值还是和语文、数学一样。这也间接证实了高考改革不会波及到今年新高一的说法。

未来影响 高中学习总量将有所增加

  虽然具体的实施时间不确定,但这样的改革大动作早已搅动教育界。

  厦门双十中学省级骨干教师陈紫燕的第一反应是:改革后,学生再也不能对会考抱着应付的态度了,毕竟今后的会考成绩还要计入高考总分。换句话说,所有科目都要关注,都要认真去学,不能偏科。从短期来看,学习总量势必有所增加,这无疑是个新的压力。但从长远看,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

  而听到这一消息,许多高中生的反应是“惊吓”。正如双十中学高二一位林同学所说,“之前就听说过福建要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恢复会考。当时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学六科已经很累了,学九科我想都不敢想,何况我偏科那么严重。”像林同学一样,许多学生都不愿意改革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对改革“一听就怕”。林同学说,就算要改,也应多从学生角度出发,稳中求变先过渡,少一些惊吓。

  对于老师而言,陈紫燕认为,改革后课程设置将发生很大变化,老师应做好适应的准备。“比如说,若物理的会考安排在高一进行,那么高一阶段的课程安排是不是要以物理为主?这些都需要调整。”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庄立群认为,高中教育阶段原本就不应区分文理,文理分科应该是职业选择时做出的决定。庄立群更注重方案接下来的调整和完善,“毕竟还在试点,还在征求意见,离实施还有一段时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一教师坚守山区30多年 培养70多个大学生
下一条:高考改革不分文理是悲是喜 厦大教授与格致教研主任解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