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师靠有偿补课购房买车 两名小学生服毒自杀反抗

2011-12-07 09:43 来源:法治周末 0

  事发后,家长对老师收费补课问题进行了投诉。在把两个女孩送往医院紧急抢救之后的10多天内,教育局抽调监察室和安全办人员组成调查组,连续进行了两次调查。

  11月7日,因安徽当地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涉及到补课费,引起了阜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有了第三次调查。

  据调查,阜南二小六年级6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成绩整体偏差,因考虑明年要上初中,应部分家长的要求,开学时姜老师便给全班98名学生家长都打了要求补课的电话。

  自9月15日开始,到事发10月24日停办,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姜老师与班主任郝老师在阜南二小附近的粮油四部租房子,组织本班20多名学生,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40到6:50进行补课。周三周五由姜老师补数学,周二周四由郝老师补语文。

  补课是否属于有偿补课的问题,调查组未查实。

  当这个调查结论一公布,其公正性立即遭到了两位学生家长的质疑。

  首先是调查组人员的结构问题。虽然前后成立了三个调查组,进行了三次调查,但除了最后一次有一位县政府督查室领导参加外,整个调查组没有纪委和监察局等第三方人员参与,基本上都是教育局干部关起门来自查,等于老子查儿子,无公正可言。

  其次,两名孩子和学生家长,是这次事件中最重要的证人,但直到调查结束,前后成立的三个调查组,竟然没有一个人找举报人、找这两名学生家长了解过相关问题。

  就学生家长的质疑,朱亮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对这两名学生,调查组没有进行正面接触,主要是出于人道,怕她们再一次受到伤害,影响她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至于两位学生家长,我个人当面和电话中,曾就此事和他们有过多次交流。”

  朱亮认为,他们没有任何袒护姜老师的意思,但她不承认收费补课,学生家长手里又没有具体证据,调查组也没有办法。

  说到证据,周家亮说,在阜南县城的大街小巷随便拉住一个学生家长问问,哪个不知道这些老师都是先上课,等学期结束时再交补课费。这样即使教育局检查时发现了,也是“无偿补课”。

  “不可能不收费。这个老师要不傻,要不就是活雷锋。否则,她有必要自己花钱在外租房子开这个补课班吗?我们是不是要评她为劳模,供全社会学习?”

  阜南县一位主要领导也认为无偿补课的结论“滑稽”。

  密切关注此事的网友,甚至给教育局领导设计了这样的台词:“老师补课是无偿的,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学生家长被“自愿”

“只要我问心无愧,随他们怎么讲。”

  姜老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我办这个补课班,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的补课费。主要是学生家长自愿,怕孩子升不上初中。”

  对家长“自愿”补课的这种说法,王峰认为“可笑”。因为家长如果不“自愿”,老师治学生的高招可太多了。

  如通过故意批评、座位前排调后排、罚抄作业、新学期到校不让报到、免掉班干部、评不上三好生、体罚孩子,甚至停课,连续多次找学生谈话,请家长等这一系列“特殊照顾”。

  即使有个别学生家长知道老师是以赚钱为目的办班补课,这样既剥夺了学生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又增加了自己的额外负担,但迫于望子成龙和相互攀比的心理压力,虽然苦不堪言,最后也不得不“自愿”了。

  这次事件中的周周,姜老师就是多次以她暑假作业没有完成为由拒绝让她报名的。

  对好坏不一来到补课班里的学生,老师美其名曰:“好的来提高,差的为补习,一般的是辅导。”

  当然,也有少数家长,并不“自愿”要求老师给学生补课。

  江西省南昌县富山乡,一位叫涂义民的农民因拒不交纳学校要求交的孩子双休日补课费,最后被校长带一帮人打伤。

  虽然那位校长最后受到了处理,但并不影响广大老师要求学生家长“自愿”补课。

  现在这种“被自愿”的事,落到了阜南县30来岁的出租车司机程师傅身上。

  在送记者去周周家的路上,程师傅说,他女儿读小学二年级,从去年到今年,老婆已经向他唠叨了好几次,说班主任几次捎话让女儿去他家补课。收费标准为,中午管一餐饭,一学期2800元。

  程师傅在县城跑出租,起早贪黑,一个月也就两千来块钱。让他闹心的不是女儿一学期的补课费要花去他一个多月的收入,而是怕像邻居家的孩子一样,补课费交了,还耽误了学习。

  邻居的孩子在考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参加了主要任课老师在家里办的补课班。让家长欣喜的是,自参加补课后,孩子似乎一下子变聪明了,语文、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然而,让邻居纳闷儿的是,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孩子的成绩又一落千丈,回到了补课前的起点,语文、数学双双不及格。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发改委通报8校乱收费 中国矿大向研究生乱收费260万
下一条:定向招生须回户籍所在地报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