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被曝涉嫌抄袭

2015-02-04 11:22 来源:重庆晨报 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及其科研团队的这个获奖项目,此前就引发争议。

  近日,网名为KraneSun的lT工程师在开源代码软件平台Github发帖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及其科研团队的项目——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实为“远程桌面项目”,且涉嫌抄袭国外lT工程师上传的开源代码软件。

获奖项目“抄袭开源代码软件”

  2015年1月9日,张尧学以其“透明计算”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报道称,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透明计算理论,实现了运算和储存的分离,是对占据计算机领域60余年的冯·诺依曼传统网络计算结构的首次突破”。报道具象描述了该理论的应用将惠及公众,“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比如“在出差时可以在计算机终端插入小型个人身份硬件卡,即可将这台终端变成你常用的那台”。

  而KraneSun在帖文中明确指出了“抄袭证据”,根据张氏团队此前操作演示画面截图,经toast(弹窗提示短消息)关键词反向检索,这—项目即“远程桌面”,代码则源自某国外IT工程师的开源项目。

  知名开源代码库Github拥有来自全球的140万名活跃开发者用户,目前已成为管理软件开发以及发现已有代码的核心渠道。

张尧学通过邮件进行回应

  对张尧学及其团队的指控在业界引起了密集关注,近日已有多位国内外开发者致信张的公开邮箱,质疑求证。

  今年5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是湖南澧县人,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目前兼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此外,张的另一身份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此前,—封据信系张本人回复开发者关于其成果“颠覆冯·诺依曼结构”质询的英文邮件已在网络间流传。在邮件中张辩称:“我从没说过颠覆或者替代之类的话,我们一直说的是扩展冯·诺依曼结构,我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这么讲,在美国的几所大学怍报告时也这么讲,2007年评工程院院士时也是这么讲。如果错了,那就是我的错误”。

获奖项目此前已引发争议

  此前,围绕这—项目的获奖,已在学界引其广泛争议。1月21日晚,中国计算机学会在其官网上登载的一个公告《中国计算机学会关于政府退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的建议》,把这一争议推向了高潮。有媒体称,这份实际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揭晓后6天的1月15日就写就的《建议》,已经被送到了有关部门。

  中国计算机学会的这份《建议》并没有直接发难“透明计算”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抖学一等奖。但是,《建议》直指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受到了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质疑相关领导亲自担任有关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的负责人,直接主导奖项的评审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月2日下午,记者先后致电中国工程院、中南大学校办,希望就网曝抄袭事件求证,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河南一中学学生跪拜孔子像 校长认为诵经学渣变学霸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