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泉州试水异地高考 首创外省学生高中班
特 写
“我从小学就在泉州读,我喜欢这里”——
外来学生 更愿意在泉读书
去年中考,在晋江南湾中学就读的四川平昌籍学生王洪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晋江一中。然而,他在即将迈进高中的门槛时犹豫了:高考得回四川考,而课本不一样,如果不回去读高中,成绩能不能跟上老家的同学呢?思虑再三,在晋江英林打工的父母还是决定让孩子回乡读高中,不想离开父母的王洪惆怅不已。
在买回四川车票的当天,王洪接到了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举办异籍高中班的短信,不禁雀跃:真有这么一所学校,能让自己不用离开泉州,也能学到家乡的教材?第二天,王洪和父母赶到学校参观后,当即决定留下。“我从小学就在泉州读书了,想继续留在这里读,因为我喜欢这里,觉得很亲切。”王洪告诉记者。
听闻异籍高中班的开设,重庆籍学生冯君霞从南安南新中学转学过来读高二,她的妹妹冯君新也跟过来读高一,姐妹俩一起寄宿在学校,平时又跟重庆老乡们在一起学习,冯君霞觉得“有伴,很亲切”,“更喜欢留在泉州读书”,并盼望有朝一日,外省籍学生可以在泉州参加高考。四川籍学生梅克冰也觉得,“回乡高考很不方便”,为此,他特地从福州长乐中学转学到荆山,学校放假时可以经常到福州与父母相聚。
留在泉州读书,是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共同的心声。他们大多数是跟着打工的爸爸妈妈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其中有许多是在泉州长大,对泉州有深厚的感情。“能把他们留下来,我们是很有成就感的。”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校长陈碧阳笑着说,调查表明,许多家长想跟孩子一起回老家,孩子的留下,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留在泉州,对缓解用工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能帮助老家的孩子,我觉得很有意义。”今年66岁的熊家海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仍旧令人敬佩。他来自江西九江,许多老乡在外务工,因孩子的读书问题而烦恼的人不在少数。他表示,泉州对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还专门开设异籍高中班,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为能将知识传授给家乡人而高兴。与熊老师一样,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帮助,七八名外省籍离退休老师远道而来,给异籍高中班的孩子带来了家乡的教材,传授更符合家乡考试重点的知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