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淡化公办民办幼儿园概念 普惠性幼儿园将同质同价
制定短期与中长期师资培养计划
针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紧缺的问题,王宁说,考虑师资培养的周期性特点与当前迫在眉睫的用人需求,本市在已有师资培养机制上,另制短期与中长期师资培养计划。短期的缺口,通过实施非学前教育专业北京籍本科毕业生招聘并委托培养项目的方式补足。中长期的缺口,则通过实施北京籍大专毕业生专升本培养项目和初中毕业生3+2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培养项目的方式解决。
促进公办园在编和非在编教师同工同酬
在幼师队伍建设方面,王宁表示,今年内将完成对各类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同时,完善学前教师职称制度。提高幼儿园中高级职称比例,打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系列,在学前教育学段增设正高级教师职称。
市教委负责人进一步透露,将促进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和在编同工同酬,鼓励民办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水平。
此外,非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园、民办园的教师都将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师德”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师德素养“一票否决制”。
另外,王宁透露,市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落实建设一支幼儿园专职管理队伍,实现对全市各类型幼儿园的专人专职常态化管理。
本市将出标准评估办园质量
本市将建立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制定《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综合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将全市幼儿园纳入周期评估和动态监管范围,构建全覆盖的幼儿园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幼儿园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逐步探索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学前教育治理结构。对普惠性和盈利性幼儿园的评价结果将向全社会公开,用于对幼儿园的奖补标准评定,有序引导市民选择。
园内公共区域将实现监控全覆盖
针对学前教育管理问题,王宁表示,将明确幼儿园举办者应当依法履行办园主体责任,保障进行保育、教育以及维修或扩建改建幼儿园舍与设施的经费,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行、安全稳定。明确幼儿园坚持以儿童为本,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防止“小学化”倾向。同时,加强技防建设,实现园内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建立健全图像信息安全管理与使用制度。建立安全员制度。
鼓励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办园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由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剥离社会服务职能以及小区配套幼儿园配建不到位等原因,本市幼儿园、托儿所的数量在二十年间减少了三分之二。王宁透露,本市将研究鼓励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办园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社会办园积极性,形成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