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流中学建设的“中国魂” 国家责任是学校教育第一要素
每一名教职工都应明道传道
记者:翟校长,您经常说,学校应该是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教师到学校来,不仅仅是谋得一份工作。
翟小宁:一所学校发展的主体是人,是教师和学生。好的学校的标准第一个就是要对人好。对学生要好,学生是第一位的。对老师要好,校长要为老师服务。校长要尊重老师的智慧和首创精神。第二个要使人变得更好。只有对人好,才能使人变得更好。所以,我们既要使人有爱心,还要使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获得幸福感。
李迅:翟校长道出了校长的为校之“道”。当校长的都有体会,你对教师不错,那教师工作就很认真。
翟小宁:学生和老师都是这样。当你欣赏和关怀他(她),爱的暖流流向他(她)的时候,他(她)的“颜色”也一时明亮起来。
记者:学校里面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就是其他教职工群体,他们也是教育者的一部分。
李迅:学校的文化和教育精神不只是表现在校长、学科老师和班主任身上,而且表现在每一位在学校工作的人身上。我曾经看过一位名家写的回忆录,他说,当年他家里很穷,准备休学,班主任、教务主任乃至校长都同意了,最后到了学籍管理员这里,本来只是走一下程序,但学籍管理员却很认真地问他:“你非得要休学吗?能不能跟父母商量一下,不要休学,你成绩这么好。”学籍管理员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后来他成才了,一直铭记着这个改变了他人生的学籍管理员。
翟小宁:学校里面每一个人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在发挥作用。我们学校有一位清洁工,我每次遇见他都很受触动,他的笑容特别亲和,你能感受到一种善良和乐观。有一年春节后开学,我看到了这位清洁工,还是那样的笑容,另外,他的三轮车上,新贴了一个红底的大大的“福”字。他的笑容和这个“福”字,难道不是一类教育因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