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能夸大校园欺凌 教育部门也不能做鸵鸟

澎湃新闻   2016-12-30 14:43

  近日,校园霸凌新闻频频被曝光,让人心悸的学生暴力视频层出不穷,中国的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究竟该如何防控?学生家长又该怎样合情合理的教导自己的孩子防范被欺凌、不霸凌?

  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执行会长、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研究校园暴力现象已有十几年的时间。

  “以我个人的研究经历来判断,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的状况并非像很多人以为的愈演愈烈,而是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姚建龙12月25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和公众越来越关注校园欺凌问题,这是个好现象,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校园暴力问题越来越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校园暴力现象其实正在逐步减少。

  “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根本是家庭教育。”姚建龙认为,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个综合折射,根源都是在家庭教育。若家长在预防解决校园霸凌方面没有办法起到应有的责任,那么学校和社会有再完备的立法和措施都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我会教育我儿子如何避免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或尽量排除孩子身上可能成为被欺凌对象的一些因素。”姚建龙说,“我告诉我的孩子,如果一旦在学校被人欺负要马上报告老师,回家后再马上告诉我。”

  他向澎湃新闻介绍,从2003年左右,他拿到上海市教委的一个与校园暴力相关的研究项目开始,就一直关注、研究这一话题。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过一本名为《校园暴力控制研究》的书,也发表过多篇针对校园暴力方面的论文,“其中就有我国学界第一次对校园暴力的概念做的系统论述。”

  姚建龙说,自己在学生时代也曾经是校园霸凌的“施暴者”,“我小时候参加过许多次严重校园霸凌,打过别人也被别人打过,现在我腿上一道6厘米的刀疤就是那时留下的。现在回想起自己那段从混乱到醒悟的经历,我觉得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对话姚建龙】

孩子很容易犯错,要尊重他们‘自动愈合’的规律

澎湃新闻:你都接触过哪些典型的具体校园暴力或校园欺凌案例?

姚建龙:具体的案例就是我自己。从现在评价角度来看,我本人小时候就是一个“坏孩子”。我亲身经历过很多典型校园暴力欺凌。

  我小时候读的小学、初中、高中都不是很好的学校,学校里一群人和另一群人打架斗殴都很平常,我经常打别人,也经常被别人打,严重的时候我们甚至会用管制刀具等器械互殴,我的腿上现在还有一条将近6厘米的刀疤,就是当时留下的。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参与校园暴力甚至欺凌他人?

姚建龙:我小学四年级成绩一直不好,后来被学校安排到了最差的一个班。从那时候起就开始成为了一个所谓的“坏孩子”,我觉得学校当时不当的教育让我童年走了一些弯路,甚至说有些混乱。但在我从事此类研究后发现,其实我个人经历很具代表性,大多数人回忆自己曾经是“坏孩子”,我自己也是,成绩不好,被分到差班级后自暴自弃,然后慢慢成为校园暴力的主力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上海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上海招考热线
  • 遵义市招生考试网官网 2025年遵义中考成绩
  • 鞍山2025年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附成绩查询攻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