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能夸大校园欺凌 教育部门也不能做鸵鸟

澎湃新闻   2016-12-30 14:43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坏孩子”,为什么最后能改邪归正?

姚建龙:我最终的醒悟和母亲对我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初中一个英语老师对我的鼓励性教育对我之后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关系。

澎湃新闻:这段童年经历带给你的思考?

姚建龙: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很容易犯错的,作为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尊重他们对于自己错误和所受伤害“自动愈合”的一种规律,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但我们要正视成长中的这些经历,往往这些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长。

澎湃新闻:大部分人所经历过的校园霸凌都可以“自动愈合”吗?

姚建龙: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就被一些“小霸王”欺负,他曾经为此十分苦恼。但现在他儿子已经成人工作,我问他当年那些欺负你孩子的“小霸王”怎么样了,他回答我说,其实现在他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我觉得这段经历很值得思考,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打闹和欺凌,作为校方和家长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能过度夸大,凡事过犹不及,在保护孩子的同时更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家庭教育是预防、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根本”

澎湃新闻:针对校园暴力现象的预防和解决,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立法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姚建龙:在我看来,家庭教育是根本,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个综合折射,根源都在家庭教育。和孩子接触最密切、关系最亲近、影响最深的肯定是家长,如果家长在预防解决校园霸凌方面没有办法起到应有的责任,那么学校和社会有再完备的立法和措施都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澎湃新闻:从家长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给孩子正确预防和解决校园暴力的相关教育?

姚建龙:现在我们流行一句话叫“家长必须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我认为必须加强相应的“亲职教育”,就是要教家长怎么做家长及“亲子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正确沟通。我觉得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和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个重要工作。

澎湃新闻:是否有什么具体举措能促进家长在校园暴力方面的“亲职教育”?

姚建龙:我现在正在准备家庭教育立法方面的一些推进工作,家庭教育立法的一些条例就是要明确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责任,每个父母的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现在连养狗都要办证,养孩子更要有明确的门槛。

  对于一些已经有明显违法犯罪或行为不端的孩子,家庭教育立法可以有一些强制的亲职教育,对其父母也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批评教育,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试点,反馈后效果不错。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南京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京市教育局
  • 2025年上海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上海招考热线
  • 遵义市招生考试网官网 2025年遵义中考成绩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