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专题资讯 > 正文

“神”一般的牛奶“走下神坛”?

2012-03-26 16:41 来源:北京日报 0

139543885
俄罗斯的消费者在使用牛奶自动贩卖机。

139543887

“泔水奶”推动食品安全监管

  国内乳品市场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国外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严重的乳品质量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推动了相关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的完善。

  1842年前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纽约,大批新生儿诞生,很多年轻妈妈无法靠自身乳汁哺育儿女,牛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时,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儿童卫生奶”,广告称其“营养赛过母乳”。然而此后纽约儿童的死亡率却很高,而且夭折儿童都喝过这种“儿童卫生奶”。

  《莱斯利画报》通过调查,发现奶商给奶牛喂食酒厂的酒糟,以刺激其多产奶;并且将奶牛关在狭小的空间内,用减少奶牛活动量的策略催乳。很多奶牛乳房溃烂,甚至浑身是病,但这些病牛的奶仍然被用来供应市场。《莱斯利画报》以“牛奶交易大曝光”为题刊载了一系列文章,将“泔水奶”的黑幕展现在公众面前。

  政界、经济界名人纷纷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整顿乳业市场。随后,巴斯德消毒法在纽约乳企中普及;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也出现过牛奶质量安全问题。1914年,英国开始了“干净牛奶运动”,政府对牛奶检验并且将其分为三级。这一运动推动了英国对牛奶进行检查并制定标准。

  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乳制品消费大国法国,牛奶还被装在铁桶内运送到零售商的手上,再由零售商将其装瓶。直到1950年,法国政府强制规定每个人口超过2万的城市,都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从此瓶装或纸盒装牛奶的销售日渐普及。

牛奶营养价值屡遭质疑

  上周,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研究中心陈淑薇博士提出,饮奶量过多会阻碍儿童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有机会增加超重及患其它慢性病风险。

  香港卫生署助理署长梁士莉医生补充,市面上的配方奶粉虽声称含有不同营养素,但目前仍未有证据证明某些营养素能被幼儿吸收。她说:“成长配方奶粉的热量较全脂奶高三分之一,引致肥胖的风险更高,它们很多都添加了DHA以及AA等成分,但其实仍未有证据证明营养素能被吸收。”

  法国知名科学专栏记者、曾任《营养》、《健康新知》等杂志主编的蒂埃里·苏卡出版了《牛奶:谎言与内幕》,称近70年来,法国乳品业游说团体宣传力量将牛奶缔造成现代饮食中的支柱食品。

  从1999年起,他收集各种资料,渐渐发现牛奶并不像宣称的那样功效强大。普遍认为的优点,如预防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及一些心血管疾病等,都经不起科学的推敲。每天饮用三到四份牛奶不但不会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反而很可能增加其风险。而且牛奶和儿童身高增长的“自然联系”也并没有被证实。

  此后,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研究发现,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一项为期12年、涉及7.8万名妇女的哈佛大学护士健康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很多年来,牛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食物,但它并非无可替代,和任何营养品一样,它有优点也有局限。人们仍然可以保持对牛奶的喜爱,但需要更平和、更理性地像对待面包、水、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一样对待牛奶。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方舟子驳斥另类科学“牛奶有害论”
下一条:喝牛奶有害健康?“牛奶有害论”始末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