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老师贯彻十九大精神感想

经济日报   2017-10-27 17:45

  打牢基础研究这块基石

  天眼、墨子等大科学装置典型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表明近5年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丰硕成果。国家科技实力增强,让我们一线科研工作者非常振奋。

  与同行交流时,大家会谈到一个变化:以前,我国在大装置方面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甚至需要到国外去参加科学实验和研究;现在,随着一些大科学装置的建成,越来越多国外一流科研人员被吸引参与到我国大科学工程装置方面的科学研究。

  我自己也是大科学装置成果的受益者。2011年,我和研究团队预言了四夸克物质的存在。随后,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III实验同行们沟通和交流,最终BESIII实验在2013年发现了这类四夸克物质,紧接着日本科学家也发现了这类物质。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如果国家没有这个装置,我国的科研人员是不可能抢先发现四夸克物质的。重大成果的涌现需要有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来匹配。

  基础研究是彰显国家科技实力的名片。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已把基础研究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石。

  党和国家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我将倍加珍惜,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把十九大精神与我们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让基础研究成为国家的科技名片,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经济日报记者 陈发明采写)

  引导学生投身伟大实践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如何把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好,落到实处?

  我认为,一方面要心有高标,厚积致远。要系统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会习总书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夯实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毕竟,教育强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不过,我们要有自信,因为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好的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公众高度期待,高教发展基础厚实,发展目标明晰,发展空间宽阔,发展前景可期;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时代:地方高校转型稳步有序、综合改革蹄疾步稳、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双一流建设大幕开启……我们任重道远,必须立足本职勇担当,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另一方面,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赋予了进入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新的要求新的发展内涵。我一定要坚持“四个统一”,争当“四有”老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中,让梦想照亮未来。

  (经济日报记者 管 斌采写)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