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老师贯彻十九大精神感想

经济日报   2017-10-27 17:45

  教育公平带来出彩人生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我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时,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教育正是我所关注研究的领域。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我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通过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把教育质量提上来,同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读书期间,我曾多次前往四川和云南等偏远地区农村支教,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深深地打动着我。那里最缺的就是老师,尤其是优秀老师。为此,我们支教志愿者依托社会组织与教育部门合作,通过长期培训当地教师来提升师资水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我相信,拥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多孩子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作为高校青年科研人员,我们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使命,既要学习前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刻苦治学精神,更要把这些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年轻学生,将十九大报告的要求落实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采写)

  乡村振兴战略令人振奋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作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我长期跟踪调查的一个村子,位于粤北山区,距离大城市其实并不算远。这几年,村里陆续有年轻人返乡创业,从事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然而,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单打独斗,难以对接大市场,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经常面临滞销问题。一些农民也想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然而同样受制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体制,生产规模很小,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条,也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生态农业无从发展。现有的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存在的问题是公司与农户之间地位悬殊,小农户不能平等分享收益。

  今年夏天,我前往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调研,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塘约村把土地集中在集体手里,通过集体抱团发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种植蔬菜等农产品,以集体经济来对接城市消费市场。同时发展冷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共同富裕。农村集体经济是沟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桥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非常适合农村实际。

  (经济日报记者 庞彩霞采写)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