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飞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

新华网   2017-12-04 16:42

­  以畲族音乐为素材,刻画畲族人民勇敢乐观的性格的扬琴独奏《山哈》由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著名扬琴演奏家于海英精彩演绎。据于海英老师介绍,这首作品是自己2016年委约王云飞创作的一首扬琴独奏曲目。畲族是浙江省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他们不畏险阻,迁徙至闽、浙的广袤山区生活至今。作为浙江音乐学院的教师,能在自己的“主场”演奏浙江少数民族元素的民族音乐作品,自己责无旁贷。

­  当熟悉的《阿里郎》旋律响起时,观众们随之摇摆身体。浓厚朝鲜族风格的民族室内乐作品《打令调》在演出当晚掀起了一次不小的高潮。张玮玲、金顺花、安龙哲等多位特邀朝鲜族演奏家们的精彩演绎给观众带来了原汁原味的感受。“打令”在朝鲜语中泛指传统民谣。《打令调》取材于朝鲜族民歌,并将多首民歌融汇贯通,以民族器乐为载体加以呈现。作品在保留民歌原貌的基础上作以雕琢、变化,并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与创作技法,以大幅度的颤音、舞蹈性的节奏突出体现了朝鲜族音乐特有的风格,更表达了作曲家王云飞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挚爱。

­  琵琶、弹布尔与乐队《楼兰意象》由浙江音乐学院教师、青年琵琶演奏家杨婧与特邀新疆演奏家买尔哈巴·努尔买买提共同担任主奏。二胡协奏曲《无极》由浙江音乐学院教师、青年二胡演奏家张咏音担任主奏。前者回望历史,抒发情感,表达对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的敬意;后者回溯音乐本源,虚幻、深邃、细腻,让观众在音乐中徜徉,感知,遐想。从大漠黄沙到缥缈仙境,让观众脑洞大开,流连忘返。几位演奏家在充分展现高超演奏技艺的同时更将音乐处理的细致入微,将流淌于心间的动人音符淋漓尽致的传递给了听众。

­  竹笛协奏曲《云水境》是以杭州本地两处美景,白云源与西湖为题材。描绘云雾缭绕和“淡妆浓抹”的杭州。作品创作于2017年,分为两个乐章Ⅰ云镜、Ⅱ水境,是作曲与指挥系集体创作项目—大型民族管弦乐套曲《钱塘江音画》的一个乐章。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著名竹笛演奏家杜如松的演奏可谓炉火纯青,似乎在轻声细语中传递着可以包容万物的情怀。第二乐章由上海民族乐团独唱演员王静唱出的纯美女声,使“西子”之形象浮现于观众眼前。

­  最后,音乐会在民族管弦乐《春华秋实》中落下帷幕。春日之花,秋日之实。汗水的印记不会消逝,点点滴滴汇流成河。奉献虽不计回报,但终将结出硕果。曾经的蓓蕾已成长为桃李,往日的青丝却变为白发。《春华秋实》是对作曲家成长历程的回望,也是为教育事业、各行各业辛劳付出的人们谱写的一首赞歌。这部作品,是王云飞为自己而做,是为浙江音乐学院而鸣,更是为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奏响,希望越来越多的民族音乐作品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这场名为‘云乐飞扬’的音乐会与其说是王云飞老师的作品音乐会,不如说是一次民族音乐节,演出阵容空前庞大,多个优秀专业艺术团体的加入并通力合作,使音乐会呈现出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乐界业内人士齐聚杭州,这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与王云飞多次合作,多部由其创作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被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搬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甚至带到了欧洲、澳洲。在栾冬看来,作为一名青年作曲家,能兼顾教学与创作,持续捕捉到坊间的“烟火气”,把握艺术创作质量,坚持艺术创作根本,源源不断的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高水平音乐作品,这绝非一日之功,足见其功力与勤奋。栾冬希望,未来王云飞能够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要求。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吉林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025年江苏高温津贴最新消息:发放时间+发
  • 八项规定将继续改变中国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