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厦门商务工作会议昨召开 部署新一年的工作

厦门日报   2018-01-24 08:27

  综合保障 促营商环境新提升

  镜头

  近日,全国首个通关数据应用平台“关数e”(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在厦门正式启动,不再局限于为信用良好的进出口企业带来通关便利,还可成为企业申请贷款及其他用途的资信证明,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燃眉之急”。记者从商务局获悉,厦门市从事外贸业务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就是融资难,这一举措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打开便利之门。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对城市而言,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全市商务系统切实从服务企业着手,加快构筑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时限。去年以来,厦门市商务系统将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5%以内,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审一核”,网上终审比重达70%。

  加强商务综合执法。聚焦互联网、注册商标、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等领域,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双打”考评位列全省第一。扎实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直销、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报废汽车等行业监管有效到位。

  在提升口岸服务效能方面,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报关和报检比例分别实现98%和100%,成为全国第2个加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的成员口岸,入选第3批标准版试点城市;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被评为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率先全国实现了邮轮物资“进口直供”、“保税供船”创新监管模式。

  机关建设 凝聚发展新合力

  镜头

  去年12月26日,市商务局机关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商务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会上,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推动商务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走在前列,为厦门市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作出积极贡献。

  一直以来,市商务局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始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继开展了“金砖我先行商务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大型商超“平安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把创新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精神力量,投身到商务领域服务经济、惠及民生的生动实践中。

  着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三公”经费支出减少41.8%。持续强化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选任标准,严格选任程序,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加强对专项资金等“三重一大”的监督检查,严防廉政风险,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力配合巡察监督,狠抓整改落实,推动作风建设实现长效化。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省政协提案5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件、市政协提案42件,办复率为100%,连续6年获批市政协优秀提案承办单位。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及集体决策制度,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2018商务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外贸出口增长3%

  ●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目标增长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

  2017成绩单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全年合同外资328.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207%;实际使用外资160.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7%,增长11.2%,居全省首位。境内招商引资注册资金3856亿元人民币,完成年度目标的223%。

  

  对外贸易回稳向好

  全年累计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5816亿元,增长14.2%;占全省比重达50.2%。其中:出口3253.6亿元,扭转了连续6个季度负增长态势,全年增长5.2%;进口2562.4亿元,增长28.3%。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销售额已突破万亿,达11478.0亿元,增长1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2亿元,增长12.7%。

  

  民生保障更具成效

  圆满完成厦门会晤食品总仓建设及物资供应保障任务,共提供食材22.08万件,食材合格率100%。“菜篮子”供应量足价稳,全年蔬菜交易量166.3万吨,批发均价下降12.9%;生猪交易量145.8万头,统肉批发均价下降17.3%;水产品交易量8.2万吨,批发均价基本持平。(文/厦门日报 记者 崔昊 通讯员 厦商轩)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和美天地开门迎客 商业面积约6万平方米
  • 2025年厦门市民文化汇启动
  • 厦门:紧盯目标 加力推进 确保全面完成城中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