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治水”变为“生态治水” 厦门将对主要溪流进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厦门日报   2017-12-04 10:06

­  “木桩护岸”比砖石护岸更生态、更绿色。

­  现在的莲溪有乡愁、有野趣。

­  莲溪是翔安母亲河九溪的支流之一。昨日,记者在莲溪大桥附近采访时看到,由于降雨持续偏少,又正值枯水季,莲溪水位很低,部分河段还露出了河床。尽管如此,溪水依然清澈,在艳阳下漾起粼粼波光,不时有白鹭、滨鹬等水鸟划过水面。

­  正因为水位严重下降,一些原本藏在水下的“秘密”暴露了出来:只见河滩近岸处,一根根大腿粗的木桩排成一排,深深扎在河床上。市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正是莲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一项措施――用打木桩的办法固定护岸,护住河道,“过去保护河道是用砌砖石护岸的法子,溪流被改造成硬邦邦、冷冰冰的排水渠。现在我们对溪流的治理,尽可能用生态、绿色的措施,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  已完成200多公里建设任务

­  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近年来厦门市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对溪流的治理由“工程治水”转变为“生态治水”,由“单一治理”转为“系统治理”,从“多头治水”转为“专管专责”,水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厦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走前列、作示范,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厦门市要对全市九条主要溪流465公里河道进行全面的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200多公里的建设任务,西源溪、莲溪、造水溪等过去的“垃圾河”“臭水沟”都已经变成美丽的生态水系绿带,溪边配套建设的休闲步道、观景平台、景观长廊等设施,还把溪流打造成带状公园,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绝佳场所。

­  “工程治水”变为“生态治水”

­  河道治理投入大幅降低

­  2015年以来,厦门不断调整和完善治水思路,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提升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对河水,厦门市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浮床、曝气复氧、生物膜法、水系连通、生态补水、闸坝生态调度等措施加以改善;对河床,不再是过去简单粗暴地彻底清除淤泥,而是通过生态清淤、河床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等措施进行改良,提高河道行洪能力,重塑深潭浅滩的自然形态;过去的河道治理要建设硬化护岸,全面消灭河滩,但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则用隔离保护与自然修复、滩地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恢复河滩,形成贴近自然的河滩生态系统;对河岸,用恢复自然弯曲岸线、建设生态防洪工程、改造硬质护岸、建设生态缓冲带、亲水性设计等措施予以修复。

­  有自然弯曲的河岸线;有深潭、浅滩、泛洪漫滩;有天然砂石、水草、江心洲、江心岛;有常年流动的水,水质达标……经过生态治水的溪流有乡愁、有野趣。不仅如此,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后,河道治理的投入大幅降低。水利部门统计,2015年以来,全市在建、准备开工和正在设计的10条39公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按照安全生态理念进行优化调整,项目总投资额从8.3亿元减少到4.8亿元,减少42.2%;征地拆迁量从3900亩减少到2000亩,减少48.7%。(厦门日报 记者 殷磊)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全国首个“数字化物供”助邮轮经济快速复苏
  • 厦企奋战“开门红” 生产开足马力
  • 冷暖气流交锋今日阴雨 明起新一股弱冷空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