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嘉莲街道更换新水管 居民笑开颜
水管改造好了,水表也出户了,卧龙晓城一期居民很开心。
阳光洒下,映衬着一张张笑脸。戴上红袖标的志愿者们浑身攒着劲,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平安三率”、维持现场秩序……
22日下午,龙山小公园,嘉莲街道莲西社区举办的“平安三率”广场宣传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这其中,不少志愿者是卧龙晓城一期的居民。小区居民不约而同说道,“政府助力我们解决困扰多年的用水问题,我们也要反哺社区,为美丽社区建设出一份力。”
就在今年8月底,在街道社区和相关单位的合力推进下,卧龙晓城一期老旧供水管网维修改造完成,彻底解决居民用水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嘉莲街道实实在在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小区居民纷纷赞道,“我们在新生活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生活】
用水难题成历史 居民越住越舒心
卧龙晓城一期居民康俊华在宣传垃圾分类后,兴奋地掏出手机,亮出水费单,“小区水管更换后,水费足足降了快一半,8月份水费是94.5元,9月份水费变成58.2元。”
这中间相差的水费,正是由于卧龙晓城一期水管老化漏水严重,带来的高额公摊水费。水管改造前,仅2016年,小区月均水损公摊比例达64.31%,日均水损量达361.45吨。小区物业主任介绍说,水管更换后,小区整体用水量及水损公摊大幅下降至合理范围。
卧龙晓城一期建于1993年,1996年交房使用。随着管道老化,造成水管易破裂水损严重,常引发停水,极大影响居民生活。
提起曾经的用水情况,康俊华直摇头,“经常在洗澡、煮饭时突然没水。严重的时候,一个星期停两三次水。”让她担忧的还有水质,“好不容易来水了,一开始流出的都是黄黄的水。”
8月底水管改造后,一切烦恼随之烟消云散。康俊华走到小区新安装的水表前,笑着说道,“水表也出户了。”望着整洁的小区环境,康俊华感慨道,“水管改造开启了新生活,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高效率】
街道牵头成立工作组 水务集团助力改造
一条老旧水管的改造,牵系着包括卧龙晓城二期部分住户在内共404户居民的用水问题。嘉莲街道将该水管的改造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并于今年6月底牵头成立卧龙晓城水管改造工作组,不遗余力推动改造的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工作启动之时,正值厦门会晤最为紧张的筹备时期。让居民惊喜的是,仅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改造就竣工了,同时还完成了小区一期376户居民的水表出户改造工作。
这背后,是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和居民合力推进,共同创造的高效率。嘉莲街道、莲西社区和小区业委会、物业协调改造费用问题;水务集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定期定点提供业务咨询;嘉莲街道与水务集团每周召开专题协调会,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嘉莲街道牵头助力改造,高效推进了改造工程的落实。启用新水管的那一天,小区居民欢呼雀跃。这其中,也离不开居民的奔走相告、踊跃出资。
【特写】
退休后更忙碌
收获满满获得感
一身红彤彤的演出服,64岁的张淑芬带着队员,在这次“平安三率”宣传活动的文艺汇演中,一连跳了两支舞。张淑芬喜笑颜开,“我们想用舞蹈来展示幸福生活的风采。”
小区水管改造后,张淑芬这样说道,“小区环境好,生活都便利了,十分满足。”提及用水问题,她仍然很激动,“当时看到清亮的自来水哗哗流下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老家东北的张淑芬住在卧龙晓城一期整整20年,如今和老伴过着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作为莲西社区舞蹈队的老师,每天,张淑芬都会教队员跳民族舞。她自豪地说道,“去年街道举办草根文化艺术节,我们舞蹈队还获得舞蹈类金奖呢。”
最近,张淑芬又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卧龙晓城退休党员党支部书记。眼下,她正忙着和退休党员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忙碌的生活让张淑芬感到很充实,“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幸福感和获得感。”(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钟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