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社区书院群众性歌咏比赛昨日圆满落幕

厦门日报   2017-11-24 09:24

  昨日下午,由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主办,各区委文明办协办,厦门市青少年宫承办的厦门市社区书院群众性歌咏比赛“喜庆十九大,颂歌献给党”决赛在厦门市青少年宫红领巾剧场举行。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及各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经过数个小时的精彩比拼,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社区书院参赛队以《鼓浪屿之波》《旗帜颂》两首歌,摘取了比赛的桂冠。

  在一曲《鼓浪屿之波》中,决赛的序幕正式拉开,各支代表队以整齐划一的着装姿态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厦门市社区书院的良好形象。《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红梅赞》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和精彩纷呈的舞台演绎,让人们追忆起那段艰苦卓绝而又充满必胜信念的光辉岁月。

  一支支参赛队伍用最真挚的感情和嘹亮的声音,歌颂华夏大地的喜人巨变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日益繁荣进步;用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响时代主旋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将比赛推向高潮。

  翔安区委文明办邓春奇告诉记者,本次翔安区有两支社区书院代表队参加比赛,“从接到通知后,我们就迅速征召居民群众,反响也非常热烈,翔安区有近10万名群众报名参加。”邓春奇说,为了迎接歌咏比赛,参赛的社区书院每天都组织彩排,“我认为这种歌咏形式非常好,充分体现文化有自信,中国有力量。除了开展歌咏比赛,我们还组织十九大轻骑兵宣讲团,深入各个社区书院,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

  为了观看本次歌咏比赛,林和兴早早就从灌口赶来,还带上了专业相机,“大家用唱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我就用拍照来献一份力。”林和兴认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既可以通过报纸、会议,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歌咏比赛,“自从有了社区书院,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很多,像我所在的灌口黄庄社区书院就成立了歌咏队,不仅吸引本地居民,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也积极参与。”

  【同步】

  12支代表队跻身决赛

  据悉,本次比赛以社区书院为参赛单位,参赛人员均为社区居民群众,每个参赛单位分别合(演)唱两首歌曲。其中一首为歌唱党歌唱祖国的红色歌曲,另一首为健康、积极向上的自选曲目。

  从10月20日起,在市委文明办的组织下,各区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认真组织所属社区书院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各社区书院负责人亲自部署带头参加,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起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家充分参与到这次活动中。

  最终,由各区经过初赛选拔,推荐2支社区书院代表队参加书院总部组织的决赛,本次比赛共有12支社区书院代表队参加决赛。

  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市基层社区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之际,本次以“喜庆十九大,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群众性歌咏比赛借助社区书院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充分展示了厦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喜悦心情,热情讴歌改革开放近40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厦门市社区书院已开课4600多门

  从2015年5月开始,厦门市探索建设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群众议事和组织孵化于一体的社区书院,积极创新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目前,厦门市已建成201家社区书院,占全市社区(村居)的39%,形成了“四个一”(一套课程体系、一套信息服务系统、一套运行管理模式、一套教育保障机制)的运行机制,构建起资源整合、功能融合、队伍聚合、无门槛、惠民生、深受居民群众欢迎的“家门口”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社区书院已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好去处。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社区书院利用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特点及优势,开设有关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座,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进社区、进家庭、进百姓头脑,截至10月底,各社区书院已开课4600多门,开展各类群众性活动2.3万多次,参与群众达52万多人次。(文/记者 何无痕 通讯员 吴伟仁)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市总工会:发力供需两端,服务发展创新
  • 省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一季度厦门552个项目
  • 找寻历史记忆,弘扬“文龙精神”!专家齐聚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