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路边野菜野蘑菇不要采 以免发生误食中毒或者过敏

2015-05-14 09:21 来源:厦门日报 0

  此时正值春夏交替季节,雨水增多,有利于毒蘑菇、毒野菜的生长。许多市民喜欢趁踏青的时候采摘一些新鲜的野菜、野果食用,但是,很多毒蘑菇与可食蘑菇外表很像,普通市民很难鉴别。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不要自采自食野生蘑菇及野菜,以免发生误食中毒或者过敏。

  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全国引起有毒植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毒物种类前五位依次为:四季豆(40.72%)、乌头(14.67%)、不详有毒植物(8.68%)、蜂蜜(7.78%)、油桐(6.29%)。

  市疾控中心应急科解释,城郊田地里的野菜虽然看上去色泽鲜艳,但实际上,这些野菜也可能受到附近菜地的农药污染。有的野菜生长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或生长在马路两旁,因遭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其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食用后很容易中毒。而且,野菜的食物纤维含量较高,婴幼儿、肠胃敏感的人也不要多吃野菜。

  另外,一般采摘野菜的地方距离医院路途较远,不利于医疗救助,一旦发生中毒,市民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除了毒蘑菇、四季豆(煮不熟的情况下),蓖麻籽、桐果仁、钩吻(断肠草)等植物均可造成食物中毒。一旦因为误食毒蘑菇或其他动植物中毒,市民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等措施自救。可用手指、鸡毛等工具催吐,也可用筷子、勺柄等物压迫舌头根部催吐,直至毒物全部吐出为止。如果患者中毒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抢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近期以多云天气为主 天气炎热别忘防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