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全城9个点为王华鹰义卖共募捐3万多元善款
闽南网3月31日讯 “叔叔,买份报纸,这报纸很特别的哦,是为帮助一位生病的义工而做的义卖。”前日,厦门海沧区阿罗海城市广场,5名身穿红色义工服的小身影,穿梭在人群中,变身小小卖报员。他们是海都小记者,正在为王华鹰募捐。
小记者向路人售卖报纸,市民纷纷购买
扫二维码,可看闽南网义卖视频
厦门资深义工王华鹰患上鼻咽癌,牵动了义工俱乐部其他人员的心。29日,他们在岛内外9个地方义卖(本报3月27日、28日、29日曾作报道)。义卖物品,有学生创作的书法,也有爱心人士收藏的字画,本报则提供2000份报纸。在海都小记者和义工们的努力下,募集到善款32117.1元。
双截棍街舞调气氛 同安募捐以才气取胜
在9个点中,募捐到最多善款的要数同安的2个点,总共募捐到11263元,其中梵天寺这个点就募捐到8000多元,也是9个点中最多的。
义卖当天,20多名义工在现场帮忙,把整个活动搞得很有气氛,吸引众多居民围观,献爱心。义工们有的表演双截棍,有的和孩子们跳街舞;厦门一个户外爱好的群体知道该义卖活动后,其中7个成员在梵天寺当了近1天的义工,还捐了1500元,一位齐先生就捐了1000元;同安一中初二年的学生陈轶鑫写了两幅毛笔字拿出来义卖,最后被一位热心的市民以500元买走。资深媒体人邵芳卿捐出的一幅“大爱无疆”的字画,也被厦门的一个组织以1000元买走;梵天厚学慈善会,不仅为义卖提供桌椅、音响、午餐的支持,而且还为王华鹰募捐到950元。
小记者热情卖报 市民慷慨献爱心
而在海沧区阿罗海城市广场义卖点,前天下午1时30分,5位海都小记者便来到义卖现场,经过厦门市义工俱乐部海沧分会老义工的简单“培训”后,很快“上岗”。
刚开始,海都小记者们有点害羞,也有点受挫,但随着成功卖出一两份报纸后,每个人的胆量和热情也被点燃,每个人发挥各自的才智去吆喝了,“叔叔,买份报纸,这报纸很特别的哦,是为帮助一位生病的义工而做的义卖”。有的直接拿着本报对于该活动的报道版面给市民看,“你好!我们这个报纸是为帮助这个人而义卖的,买一份吧”……
热心的市民们也是给予暖暖的回应,众多市民听说是义卖,都纷纷购买,本来1块钱1份的报纸,很多市民给了5元、10元,甚至20元。有的市民已经买过报纸,但当碰到另一名小记者时,还是毫不犹豫地再次掏出钱包。
看着捐款箱中不断增多的捐款,小记者们根本停不下来,“我只卖了两份,那些叔叔阿姨就给我30元”、“我又卖出去了好多份啊”、“我卖完了,再拿些报纸给我”……到了下午5点多,大家还在热情地卖报纸,把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有些小记者家离得远,只能强制让他们结束先回家。
一下午,海都小记者们卖出近200份的报纸。看着海都小记者们不停地穿梭在广场的各个角落,现场的义工阿姨无不对他们称赞不已,“你们海都小记者太棒了,有活力,有爱心!”
小记者丁雪莹是从泉州晋江赶到厦门来参与活动的,她不仅积极卖报纸,而且还积极买东西,拿出自己的零花钱20元买了一些义卖品。
当日在所有义工以及海都小记者们的努力下,阿罗海城市广场这个点总共募捐到6000多元。(海都记者 林秋燕 许茵茵 海都见习记者 吴佳铖 实习生 蔡惜雯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