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在厦门市开建 明年春节前后将达13个

2014-12-05 17:10 来源:厦门晚报 0

  难题破解

  待遇低缺口大 医护人员最难招

  解决思路之一:政府购买专业服务,依托养老机构办日间照料中心

  我市六个区都在积极推进区、街一级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岛外四区同时启动了幸福院项目的工作。

  为了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我市协调了7处调剂公房供相关街道使用,其中包括日间照料中心的用房。岛内的6处公房(位于思明区)已移交完毕,开始进入设计装修阶段。岛外的一处公房(位于集美区)原为办公楼,因未整体移交,只提供2-7楼的房源,没有一楼,老人将没有活动场所,改造也面临困难,电梯无法设置和配备。

  农村幸福院的选址,部分也遭遇难题,有的因项目不具备正规批建手续,各镇需协调土地、建设、执法部门办理项目建设手续。

  不过,这些硬件的问题并不是最难的。2日下午,倪超现场协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最难的是,日间照料中心一旦建成,专业的医护人员如何解决?要知道,目前全市30多家养老机构都面临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虽然市里已下决心通过提高待遇、加强培训来增加这一岗位的吸引力,但毕竟还有一个等待的过程。

  鉴于上述难点,湖里区依托养老机构办日间照料中心的办法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如湖里街道拟同东渡老年公寓、江头街道拟同厦门温馨养老院合作办日间照料中心,通过向社会购买专业养老服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间餐桌、医疗、娱乐、保险、康复、读书看报等服务。

  尽管难题不少,但可以相信的是,随着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不断推进,包括运营资金、场所、设施等一系列难题将陆续得到解决。那些居家半失能等相对困难的群体,将得到更好的扶持和照顾。

  社会声音

  能否出台政策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民营养老机构:养生、护理可结合,甚至可提供短时住宿

  厦门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说,在社区建日间照料中心是好事,可以给辖区老人提供方便。今年来,他们也曾想把这块做起来,甚至还租了场地,但是做不起来,一是投入太高,要投入100多万元;二是也没有政策支持,不敢做。

  这名负责人介绍,在岛内,一些城中村或偏僻的地方,失能或半失能人员较多,在家养老缺乏专业的服务,也照顾不好。交通也不够方便,有的老人生病打点滴,就是坐摩托来回,也不安全。

  “若是社区有日间照料中心,就好了。”这名负责人说,日间照料中心在设施方面,可以医疗、养生、护理、文化活动等相互结合在一起,甚至可以给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短时住宿,这样老人就不用来回奔波。

  这名负责人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政策支持。如果让社区或街道做,不仅需要投入资金,还需要招聘一些专业的人员,这也还是最基本的。其实,可以放开,尤其是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并出台激励措施。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岛外要建污水处理厂 半年内将改变九条溪水质
下一条: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拟定名单公布 厦门王忠武入选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