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高管暗地非法吸收资金上亿 赚了八年亏心钱躲回老家仍被抓

2014-11-05 10:16 来源:海西晨报 0

  【“吸金”三招】

  手段1:投资养生基地

  借口为中老年人做健康咨询,推销“养生基地”,请他们实地参观打消戒心

  手段2:买房子赚租金

  引诱客户买公司旗下的房产,称每月付租金,但没有任何凭证

  手段3:入股加盟店

  借口投资做生意,承诺给客户高额利息

  四年前,李某(化名)辞去令人艳羡的总经理职位,从厦门回到四川老家。面对外人的疑惑,他托辞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四年后,老东家栽了,他也被公安机关逮捕,送上法庭。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孝子”只是幌子,他是想逃开猫腻重重的老东家。

  近日,思明区法院开庭审理李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他的老东家,MJ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J实业”)的不法面目也浮出水面。

  号称投资实业

  暗地非法吸收资金

  2001年,MJ实业在厦门设立分公司,招聘了一批业务员,李某就是其中的一名。从表面上看,该公司经营实业,在江西有个山清水秀的度假村,里面还有果园和养殖基地。但实际上,MJ实业用14%至26%的超高年利率吸引市面上的“闲钱”,转手投资房地产。这事当然不能放在明面上说,于是公司就想出了好几个幌子。

  幌子一,是“投资养生基地”。与李某同时进入公司的黄某告诉侦办人员,那时他每天早上五点就得起床,爬上植物园拉横幅,支摊子,逮着早锻炼的中老年人做健康咨询,借机推销公司的养生基地项目:“投资了我们的养生基地,每年包您赚十几个点的利息,比放在银行强多了。”

  遇上戒心强的老年人,业务员会邀请他们飞一趟江西,参观度假村。一看到连绵成片的果园,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养生基地,老年人哪能不动心?再听业务员忽悠几句,什么“这还只是初步规模”,或者“公司还要扩大生产,打造养老养生与健康管理的龙头企业”,客户就乖乖掏钱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骗子买快递底单影印件 利用小额支付免密码漏洞诈骗
下一条:厦门公交集团启动团干海选 各显神通博得评委青睐(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