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高管暗地非法吸收资金上亿 赚了八年亏心钱躲回老家仍被抓

2014-11-05 10:16 来源:海西晨报 0

  这一招“实地查探”是MJ实业的杀手锏,屡试不爽。即使后来他们抛弃了养生基地的噱头,仍然定期组织客户去度假村参观,制造出“公司做实业”的假象,让客户们放心地把钱投进来。投资的金额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但合同上一律不能写“投资”,而是购买公司产品的预付款。这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签,到期时公司会以聘请客户做市场监督员的方式支付利息。

  幌子二,是“买房子赚租金”,名义上是客户购买MJ实业旗下的房产,然后由公司帮忙出租,每个月固定付租金给客户。实际上,房子既不用过户,也没有房产证明。客户只需要交一笔钱,等着每个月“收租”,年底还有一笔丰厚的利息。

  幌子三,是“入股加盟店”,换汤不换药,也是借口投资做生意,承诺给客户高额利息。

  到了后期,MJ实业的名气大了,很多客户会自己找上门来。“有些人知道公司没有在投资,但他们不在乎,因为能拿到很高的利息。”一名员工在做笔录时说。从2003年到2009年,公司共集资一亿两千多万元。

  赚了八年亏心钱

  总经理辞职逃回老家

  说穿了,MJ实业就是用一纸合同掩盖了非法吸收存款的事实。与同事相比,李某升职的速度最快,两年不到就当上了总经理。公司经营的真相,他当然也最清楚。曾有下属的业务员问过李某,公司的经营方式是否违法?李某这样回答:“没问题,我们的合同都是律师订的,工商局也备了案。再说,你看客户不都拿到钱了吗?”

  然而,这并非他内心的真实想法。2009年,进入公司的第九年,李某辞职离开,回到四川老家。对外,他告诉大家“母亲年迈,我要回家照顾老人。”其实,他是想从公司逃开。被捕后他坦言,“当时我就觉得公司迟早会出问题。”由于长期负责管理层的业务,李某的客户并不多,有的是他的邻居,还有的是他儿子兴趣班的老师。李某辞职时,这些人基本都抽身了。剩下的两三个还没到期的客户,一段时间后也取回了本金和利息。

  四年后,MJ实业私下投资的房地产事业失败,资金链断裂,厦门分公司当然也受到牵连。经过一番侦查,2013年10月14日,公安机关最终在四川逮捕了李某。

  近日,思明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官认为,MJ实业违反国家融资管理法律规定,于2003年至2009年在厦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亿两千多万元,数额巨大,严重扰乱了社会的金融秩序。李某担任公司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是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故李某之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骗子买快递底单影印件 利用小额支付免密码漏洞诈骗
下一条:厦门公交集团启动团干海选 各显神通博得评委青睐(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