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七种蜂蜜为“冒牌货”最好别买 价格相差甚远

厦门日报   2014-05-13 10:15

  “金银花蜜、玫瑰蜜、雪莲蜜、葡萄蜜、松花蜜、玄参花蜜和银杏蜜,以上几种不是花不分泌蜜,就是生长在蜜蜂去不了的地方,即使有也很少……”每年清明节过后半个月正是春蜜上市的高峰期,而近日一则关于“七种蜂蜜是冒牌货”的网帖,又触动了消费者和蜂农们的神经。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蜂蜜市场,只找到“金银花蜜”的踪影。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蜂蜜新国标实施已有两年多,我市在售的蜂蜜产品仍大多未标明成分及含量,消费者很难从产品的外观辨别产品的真实性;而且市场上不少经过加工的蜂蜜产品仍在以“蜂蜜”、“蜜”自称。

  同一种蜂蜜 价格相差甚远

  昨日,记者走访了湖里多家超市,找到包括龙眼蜜、山楂蜂蜜、枣花蜂蜜以及枇杷蜜、益母草蜜、金银花蜜等多种蜂蜜产品。同一种类蜂蜜,有的价格也相差甚远。在兴隆路一家超市,一款450克“椴洋槐蜜”标价19.90元,而另一种同等规格的“洋槐蜜”售价却要30多元。尽管大多数“蜂蜜”的外包装上都标示着“天然”、“原生态”等字样,但仔细查看产品配料表却能发现,其中不乏标示含有“葡萄糖”字样。

  养蜂十多年的翔安妙高山村民宋天然告诉记者,目前蜂蜜和蜂蜜制品的市场比较混乱。有些蜂蜜生产厂家故意在蜂蜜制品的产品名称上做手脚,把“蜂蜜”二字印得很大,将“膏”字印得很小,而且不按国家规定在名称上注明“调制(配)”字样,误导消费者,致使消费者把蜂蜜和蜂蜜制品混为一谈。

  “按照农村蜂蜜的销售价,春蜜一般一斤约30元。由于这些蜜在采收时容易产生水分,如果不在低温下保存就容易变质,因此蜂农大多将其卖给外地采购商。”宋天然说,而冬蜜更值钱,市场价每斤在50元至80元之间。由于产量少、保存容易,蜂农一般自行销售。

  注意看蜂蜜制品配料表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鉴别呢?宋天然说,首先要看产品名称,国家有关标准对名称的标注有明确规定,简单地说,一般以“蜂蜜”或“蜜”结尾的名称,代表着产品是纯蜂蜜;而像“蜜宝”、“蜜膏”这样不以“蜂蜜”或“蜜”字结尾的名称,代表着产品是蜂蜜制品。

  还有一点很关键,消费者即使从名称上确定了所购产品是蜂蜜制品,还得看一看它的配料表。如果没有标注百分比,按照标准要求,配料表必须以含量从多到少为序,将产品所含物质列明。记者在市场上看到一款标称“某某蜜宝”的蜂蜜制品,售价与纯蜂蜜产品相当,但配料表却表明其“果糖”是主要成分,蜂蜜反而成了“配角”。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就是商家在利用消费“盲区”赚取相对较高的利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假期最后三天鹭岛多雷阵雨 气温起伏不定
  • “五一”观影乐享优惠 厦门市相关部门、影
  •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公测前两日迎客超8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