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餐饮专用油生产过程引重视:两家问题油企停产待查

2014-03-13 08:17 来源:海西晨报 0
多部门联合介入调查,质监部门封存灌装设备和成品,并抽样送检。

“鑫隆山”存在欺诈嫌疑

  昨日,厦门市工商管理行政执法局、湖里区工商管理行政执法局禾山工商所也对这两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禾山工商所所长郭连松介绍,从调查来看,两家企业的商标都有商标注册证,并没有盗用他人商标,但“鑫隆山”的标识存在问题,存在欺诈嫌疑。

  工商部门对“鑫隆山粮油有限公司”油的来源进行调查,其棕榈油供应商在杏林,大豆油的供应商在同安。工商部门赶往杏林和同安调查了解到,棕榈油来源于马来西亚,大豆油来源于美国,这两种原油进口后,分别在杏林和同安再加工,然后运到了“鑫隆山”封装。

  “它的标识写‘生产地:马来西亚’是不允许的,应该写来自杏林某家公司,原油来源可写马来西亚。”郭连松说,这存在欺诈嫌疑,工商部门已经责令其整改。

  此外,“泓达工业有限公司”的注册信息存在问题,其经营场所注册在思明,生产加工点又设在湖里。商事改革后,按照要求,该公司需要额外办理《分支机构许可证》。目前,工商部门对该公司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5个工作日内到工商部门办理相关证件。

  湖里区食安办昨日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事后将积极收集工商部门和质监部门的调查结果,及时上报。

企业说法

鑫隆山粮油有限公司:回收油是自己吃掉的

  昨日中午,记者再一次来到“鑫隆山粮油有限公司”,见到了该公司负责人,当时该公司已经暂停生产。

  “你们一句话害死我们了,你说说看是谁跟你们说我们三勺黑油勾兑一勺新油的?”“鑫隆山粮油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女士让记者提供相关证据,并称有些员工对老板不满,随便乱说。记者随即提供了录音证据。

  李女士说,他们从来没有昧着良心做事,这些油都是百分百干净的油。另外一名员工介绍,他们的桶有个弧形,桶回收后会有一部分残余的油倒不出来,他们都要把油吸出来后再进行灌装。

  记者问:“当时我们在现场看到桶里装的油是什么?”李女士说:“桶里的油是回收的,但这些油都是我们工人自己吃的,工人都不够分。”

  记者再次跟李女士确认:“残余回收的油是否是自己吃了?”再一次得到了李女士肯定的回答。她称,她吃了好几十年,一点事情都没有,很健康。

  “跟你们说,大豆油是最好的油,棕榈油也很好,我跟谁都这么说。”李女士补充说。

泓达工业有限公司:不愿意多说什么

  记者又来到了泓达工业有限公司,仓库内已不见原先库存的油了,几名工人正在清洗回收的塑料桶。记者询问为何相同品牌的油颜色深浅不一,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说,油送过来时有些偏红有些偏白。旁边立马有人用闽南语制止,让其不要多说。

  另外,该公司一名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回收的桶要进行清洗,盖子上有油,他们就把盖子泡在碱水里,之后再用清水洗,“所以你们看到的是白白的一层”。

  记者询问塑料桶多久更换一次,该公司员工说:“等到破损或清洗不干净的时候就换了。”

  不一会儿,该公司的负责人出来了,他表示不愿意跟记者过多地说什么。“如果质检问我我会说,你们我没什么好说的。”(晨报暗访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今明两天气温起伏大 遇“回南天”应关闭门窗
下一条:今天起雨雾散去天气好转 厦门将进入雷暴高发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