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大网络贩婴案 厦门警方抓获26名嫌疑人
2014-03-05 07:44 来源:闽南网
1
□对话
网络贩婴很隐蔽线索身份都难查
记者:这些孩子将会如何安置?
陈士渠:这些儿童往往是亲生父母不愿继续抚养,然后在网上明码标价,有些可能是人贩子买来再转卖。对于这些儿童警方将一律解救,在找到亲生父母之前,送到福利院临时安置。在这次行动中,警方专门抽调了女民警,方便照顾孩子。
记者:对于买家将会如何处理?
陈士渠:买方市场存在是拐卖犯罪屡打不绝的主要原因。公安部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将加大对买方的打击力度。在此次专案中,这些买主都是出高价收买孩子,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追究责任。
记者:网络贩婴如何发展起来的?
陈士渠:这种平台最初规模很小,知道的人不多,成交量少。这些平台打着收养送养的旗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民间的收养送养不属于拐卖犯罪的范畴。慢慢的,网站就吸引了很多人,发展到一定规模。
记者:打击网络贩婴有什么难处?
陈士渠:传统的拐卖犯罪可以通过铁路盘查、公共汽车检查、直接抓获和解救。传统的拐卖贩卖婴儿,流出地、途经地、拐入地相对固定,比如从云南或四川凉山州,经过广州卖到河北、山东,团伙相对固定。
利用网络贩婴就非常隐蔽,发案区域不固定,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比如北京一个人发帖卖孩子,被福建的人看到,两人就在QQ里谈,QQ聊别人是看不到的,包括发现线索、身份都很难查。很多犯罪行为在网上进行,取证就困难,网络贩婴办案周期更长,调查取证的任务更难。解救孩子、追究责任,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各警种协同作战。
记者:有人认为这只是在网络进行民间收养?
陈士渠:儿童不是商品,不能以任何名义进行买卖,利用网络实施贩卖婴儿的犯罪实质是拐卖儿童。只是它通过网络实施,更加隐蔽,它的目的也是逃避打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