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微信点赞集赞营销“失控”“集赞”成“集骂”

2013-12-31 21:27 来源:厦门网 0

调查
网上兴起“互赞群”
点赞变“刷赞”

  在小潘和旭仔看来,让“集赞”活动走向尴尬的,除了赶不上变化的计划,还有那些躲藏在屏幕后面,为点赞而疯狂的网民们。

  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赞”,在达到宣传效果时,也让不少商家都感到有些后怕。而这些疯狂的“赞”,其实掺了不少的水分。小潘告诉记者,在这次的“集赞”活动里,他已经发现了相当一部分的“点赞专业户”。“尽管大家都在指责我们反复对细节进行修改,但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大家的权益。”小潘说,其实很多繁琐的流程,以及要求参与者严格填写信息,就是为了筛选出那些点赞专业户,以及避免信息的重复。

  小潘所指的“点赞专业户”,大抵上有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他们朋友圈的页面转发的全是各种“集赞”活动;他们爱点赞,也爱求赞;他们有自己的“点赞群”,可以第一时间交流最新的活动信息。事实上,随着“赞”的流行,数量惊人的“互赞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百度的互赞吧里,已有每月4万人的活跃记录,相关搜索里,“互赞群号”、“互赞软件”赫然在内。随意加入的互赞群,几乎都已有四五百左右的成员。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冒泡”求赞,甚至不乏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回赞而引发的争吵。大部分互赞群甚至有严格的“群规”——请自觉参与群聊,给赞必回。

记者手记
别让“集赞”成“集骂”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棋局”里,其实难分高下。每个人扮演的,都不过只是一颗棋子的角色。当商家对“集赞”寄予厚望,指望“空手套白狼”时,往往得到的却是一片骂声。而商家们的“忽悠”,也给不少指望着“天上掉馅饼”的人们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面对这个新江湖,梧村工商所认为有待观察,“这毕竟是全新的东西,究竟能不能定论为广告还不好说。”而在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郑志宁律师眼里,有些商家的行为可能涉及虚假广告宣传的问题,“既然公开发布出来,那么也算是广告的一种。如果商家只是提供赠品,确实有撤销的权利。不过有附加条件的话,还是需要提前在宣传页面上进行说明,不能临时增加或更改。”

  不过话说回来,人在江湖漂,又怎能不挨刀。网民的愤怒,商家的委屈。都告诉了我们一件事,这个点赞的世界,并不单纯。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春运火车票昨全面开售 五种售票渠道通售共享
下一条:厦深铁路带走大量客流 长途客运主攻“夜班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