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学生赵东喆捐献造血干细胞 延续16岁男孩生命
2013-12-12 14:45 来源:厦门网
0
成长
从“希望帮人”到“开始帮人”
比起同样投身公益的同龄人,赵东喆的确会有更多思考,因为他的专业就是社会工作。因为一次偶然,他在大一暑假参加了同心儿童院组织的一次夏令营活动。从那以后,“希望帮人”变成了“开始帮人”,一直到大三,除了每年过年,赵东喆竟没有再多回过家,放假的时间几乎都留在学校参加各类志愿活动。
赵东喆在一篇演讲稿里写道,“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着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上大学之后,这个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在七夕为岛外贫困儿童募集学费义卖玫瑰时,我是快乐的……”
而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赵东喆来说更加清晰——看到越多生命的脆弱和无奈,越让他懂得要珍视和放弃些什么。在公益的路上,这个男孩快速地成长,他感恩一切带给他思考的人和事。他说,正准备考研,打算继续攻读社会学专业。
记者手记
助人者自助
说起感动,似乎容易走入一个误区——经历的苦难越多,奉献得越多,这个人就越让人感动。但在与赵东喆的聊天过程里,我却有了另一种触动。我们之间,与其说采访,倒不如说是交流。这个90后的年轻人,生机勃勃,充满思考。我能感受到他一路下来的成长,无论是这些年参与志愿服务,或是前几个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除了助人,对赵东喆自身同样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他习惯从自己的经历去思考背后隐藏的意义,甚至去反思和质疑。
在我看来,赵东喆平常,却又不平凡。他不过是众多热心公益的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但他的蜕变却让他不止是一个群体的简单缩影,更从侧面折射出了社会志愿服务真正的意义:既是助人,也是互助;去爱,而非简单的奉献;关心人,更关心社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