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今日揭牌
搭建文化载体
送上精神食粮
组建来厦员工合唱团、轻松活泼的联谊交友会、体面隆重的集体婚典、“来厦员工心理咨询站”……一个又一个创新的文化载体,汇聚成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闪亮平台,使得市职工服务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拥有了十几万来厦务工人员的青睐。
据了解,职工服务中心成立之后,将结合工会工作实际,重点培育特色鲜明、群众认可、效果突出的文化活动品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詹沧洲曾强调:“提升职工文化素质,要不断创新职工文化建设的载体,丰富职工文化建设内涵,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员工联谊 每月举办两次交友活动
市总工会于2006年5月成立来厦员工联谊会,专门为广大单身职工每月举办两次联谊交友活动,至2012年年底,已累计举办室内外各类活动251场次,参加人数超过41000人次。
“一生一世,风雨同舟永远相伴,互敬互爱,携手共创美好生活!”这是每年十月一日,参加集体婚典的全体新人发出的共同心声。从2007年至今,由市总工会首倡并主办,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新厦门人集体婚典”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成就了528对职工的人生大事。
每周日晚上,市服务中心的多功能厅就能传来激荡的歌声,那是市总工会来厦员工合唱团在排练。团队成立八年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们因为市总工会精心打造的这个音乐家园而相聚。
回馈职工 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
2007年,来厦员工图书馆正式免费对来厦员工及其子女开放,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2008年年末,图书馆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首批“全国职工书屋”光荣称号;2011年,图书馆馆藏书量增加到13000余册,进一步丰富了职工多层次精神文化的需求。一切的成绩都属于过往,未来,职工服务中心将延伸职工书屋的阅览功能,与职工贴心互动。定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沙龙活动,主动向职工推荐好书。
从2008年开始,心理咨询站向在厦职工提供免费的电话咨询服务和一对一面询服务。至去年年底,已接听电话咨询1711个,接待面询者364人。
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水平,职工服务中心还将创办更加丰富的少儿培训项目,并对持会员证的职工加大优惠力度,全心回馈职工。
造福职工 为职工营造心灵港湾
服务职工的载体还在创新,服务职工的脚步永不停止。在厦门市总工会的领导下,焕然一新的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将继续秉承“服务基层工会、服务广大职工”的宗旨,坚持“拓宽领域、增加项目”的原则,采取“项目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完善一个、做精一个”,“突出重点、争创品牌”的措施,更加突出各项服务职工活动的公益性质。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必将造福广大职工群众,同时也必须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詹沧洲曾表示,“不断创新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持续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广大职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就能不断激发蕴藏于职工群众中的无穷伟力。”
以做职工工作、学习、生活之友为己任,职工服务中心必将以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打造工会服务职工的品牌形象,建温馨和谐的职工之家,为职工营造一个舒适祥和的心灵港湾,切切实实让工会成为职工练就本领的“大学校”,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提升职工素质,实现职工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为共筑“中国梦”发挥出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