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票改无奈游客之多不能承受之重
去鼓浪屿看什么?看人,密密麻麻的人。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道尽鼓浪屿的无奈和悲哀。
去鼓浪屿的游客,走一圈,回来,只记得一个挨一个的人,摩肩接踵。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鼓浪屿曾经的优雅静谧,还有天风海涛下的细腻人文。
最佳游客容量为1.7万人的鼓浪屿,曾在一天内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客流量直逼极限。游客之多,成为小岛不能承受之重。
如今,有人重提票改,希望以此控制爆棚的人流。这使得10年前那次流产的票改,再度被人们忆起、反思。
鼓浪屿的无奈 游客之多不能承受之重
小龚的家,在鼓浪屿,推窗见海。
她喜欢站在窗边,任海风拂面,在高处,眺望这迷人小岛。但现在,她已经不喜欢在窗边看鼓浪屿,因为推窗见海的同时,也推窗见人。
密密麻麻的人,从高处看去,黑色人头成片成片。“以前的鼓浪屿,静谧优雅,陈年的石板路、有味道的老别墅,还有天风海涛。现在的鼓浪屿,你去瞧瞧,黑压压的都是人。”小龚很无奈。
鼓浪屿也很无奈。如此之多的游客,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
去年国庆,10月2日当天,鼓浪屿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客流量直逼极限。
小岛的游客暴增,有迹可寻。2010年,福厦动车开通,进鼓浪屿的人猛增至633万人次,增加快四成;2011年,866万人次;2012年,1136万人次。
鼓浪屿,成为一个没有淡季的景点。“到鼓浪屿,看到的只有密集的人群,这是鼓浪屿的无奈和悲哀。”上海华东师大教授詹鄞鑫说,密密麻麻的游客完全掩盖了鼓浪屿的魅力。
爆棚的人流 低门槛票务制吸引千万游客
“没有一个地方,像鼓浪屿这么火。因为方便又便宜,只要掏8元钱就能买张往返船票,上岛吹吹海风、看看老建筑。如果想看景点,买张100元的套票就能搞定。”鼓浪网创始人子睿说。
低门槛的票务制度,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年到鼓浪屿的人数达到千万人次。“可是,鼓浪屿就这么点大,实际可供游览的空间更小,只有0.6平方公里。千万游客,这对鼓浪屿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说。
连续几年,有网友贴出节假日鼓浪屿岛上爆棚的人流。很多人惊呼,“别把小岛踩沉了”。
大量客流,尤其一些低素质游客,不仅影响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对岛上环境造成破坏。垃圾污染岛屿和海域,旅游生态混乱。
“有的旅游团边走边吃、边吃边丢,我们只好跟在这个团的屁股后面,一路捡、一路扫。”岛上的环卫工人老王很无奈。
流产的票改 酝酿两年8个月内推迟3次
“如果早五年、十年票改,鼓浪屿就不是这样了。”多位申遗顾问、专家、学者坦言,票改提高入岛门槛,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进入鼓浪屿的游客数量。
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鼓浪屿申遗顾问彭一万,一直关注鼓浪屿票改问题。他曾多次呼吁,希望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改变鼓浪屿日益恶化的现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