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畅通办整治岛内三大堵点 交通改善初见成效
厦门市畅通办对仙岳路中医院段、成功大道梧村隧道转盘段以及厦禾路火车站路段进行交通改善初见成效
厦禾路金榜路段经过交通组织调整后,交通更有序、顺畅。(摄于2013年9月12日)
有序、顺畅的厦禾路。
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提升智能化交通管理水平。
45个
12条主干道路,45个交通节点,通过对中心城区信号灯进行调优,我市打通了以上道路“栓塞”。目前已实现湖滨东路全路段(除仙岳路口外)中心联网控制优化后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10.82%
1651万
三年来,市畅通办先后投入1651万元专项改善资金,对153处交通拥堵点段实施交通改善工程,对6个片区路网进行微循环交通组织优化
4500万
三年来,市畅通办投入4500万元增设交通标志5734面、施划交通标线31.6万平方米、设置中心隔离护栏15139米、新建交通信号灯85座
每逢夜幕降临,城市交通主干道上霓虹闪烁,随着信号灯“一声令下”,车流裹挟着灯光驶入下一个路口,蜿蜒如龙。这一幕,曾被视作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道路交通情势日益复杂,拥堵和混乱,替代了原本的平静有序。
为还市民一个畅通、安全、有序的交通路网环境,市政府畅通工程办公室在今年大规模启动了一批路段的交通改善工程。从7月开始,市畅通办先后对常列岛内十大堵点名单的仙岳路中医院段、成功大道梧村隧道转盘段以及厦禾路火车站路段进行交通改善。经过采取道路基础设施硬件改造和交通组织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如今这三条城市交通主干道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快速、通畅,成了很多厦门市民重走这三条路时的最直观感受。
改变似乎只是瞬间的事,但三条道路“变美”的背后却倾注了市畅通办大量的心血。经过无数次现场调研、数据收集、入户探访以及向交通专家的取经讨论,为三条路量身打造的交通组织改善方案才最终出炉。今天,本报将对三条城市交通主干道“改头换面”的过程进行集中解读,为您调整出行习惯提供一些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