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建设美丽厦门 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瑞声达公司生产线。
联想移动公司的贴片机线。
冠捷公司生产线。
火炬(翔安)产业区。
自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火炬高新区始终引领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这个以占全市不到1%的土地面积,实现全市40%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已成长为全国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
“建设美丽厦门是中国梦在厦门的生动实践,高新区作为厦门经济发展的引擎,也应该为实现美丽厦门‘两个百年’愿景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如欣说。市委、市政府提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后,高新区领导班子深入下属单位和园区企业进行调研,并连续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了贯彻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具体行动方案,将从五大方面推进美丽厦门建设,并就园区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1
产业升级
培育两个
千亿产业
建设美丽厦门,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基础和关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火炬高新区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的优越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打造出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目前,高新区光电、计算机及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软件等主导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产业集群,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中,电子商务、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含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等五大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该领域的高成长中小型科技企业。
高新区管委会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高新区光电产业实现产值574亿元,有望成为我省开发区中首条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链。此外,高新区还在力争将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业培育成第二个千亿产业,该产业2012年产值已突破640亿元。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画卷已经展开。高新区正吹响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美丽厦门建设的嘹亮号角。黄如欣表示,在建设美丽厦门进程中,高新区将坚持项目带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结合厦门市实施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研究制定不同产业的招商序时计划,重点引进研发能力强、企业发展实力强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和央企,不断夯实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通过引进高新区主导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生产节点,不断增强产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高新区的品牌效应,增强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实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