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四个到位”“四个完善”共谋“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2013-08-22 17:24 来源:厦门网 0

措施
“四个到位”完成创建目标

  当前,我市正在谋划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要牢筑“美丽厦门”梦,需要的是物质与文化交相辉映、比翼双飞。

  2011年,厦门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落实文化部、财政部要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创建动员大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并与全市各区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

  示范区创建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2011年8月,市政府出台《厦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量化考核指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创建内容。同时,市政府建立良好的督导体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步步推进创建工作的进展。

  近年来,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2010年至2012年,市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长幅度连续三年超过财政增长幅度。此次为支持创建,市财政专门下拨3492万元的创建补助经费,对六个区分别给予500万元至600万元不等的补助,用于基层文化站(室)、电子阅览室及文化志愿者队伍等建设项目。至2012年底,市、区两级投入创建经费达12077.27万元,区级配套经费平均投入达1:3.77。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在厦门蔚然成风,并形成机制。由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赞助的“厦门市假日文艺舞台”等一大批公益性系列活动,推出了民乐进校园等近百场演出。中华儿女美术馆、奥林匹克博物馆、宏泰艺术中心、筼筜书院、厦门青年民族乐团等颇具规模与知名度的民办文化机构,长年活跃在文化舞台,成为厦门公共文化的重要补充。

  这些措施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它们以“四足鼎立”的形式,富有实效地推进了厦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确保创建目标全面完成,绘就了全市文化民生的美好画卷。

成效

  文化设施升级蝶变

  去年底,投资4亿多元,参照国际一流剧院水准建造的闽南大戏院正式开门迎客,这让“厦门一直没有一座大型专业剧场”成为历史。闽南大戏院通过央地合作的模式,引进国内外顶尖艺术表演。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好设施是前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战略、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成小白鹭艺术中心,经济特区纪念馆、同安区文体中心、思明区图书馆、翔安区图书馆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满足群众不同需求,集美新城文化公建项目等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正在向岛外农村倾斜。全市六个区全部新建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公共图书馆,实行纯公益服务、自动化管理。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7个、青少年宫7个。39个镇(街)综合文化站,482个村(居)文化活动室设置达标率均为100%,让村民体会到公共文化服务就在身边。此外,图书阅览的风气也通过“农家书屋”,蔓延到镇、村一级,100%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厦门基层服务点100%覆盖。广播电视“户户通”与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温馨家园”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建设也都基本完成。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布局更为合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版“法证先锋”一张床单揭开5年前山中凶杀案
下一条:厦门外国语学校发布紧急通知 新生入学测试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