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学违规招小学生 还赖教育部门不给学籍
清查
三所学校违规招生
1158名学生无学籍
针对上述情况,市教育局组织了全面清查,发现目前我市存在违规招生、导致学生无法入学籍的民办学校,除了思明区玉秀中学外,还有同安区两所未经审批的民办学校——联友小学和博乐小学,涉及1-5年级学生1158名。这些没有学籍的学生,全部为非本市户籍学生,分别是,玉秀中学无学籍小学生170名、联友小学680名(其中有170名学籍在户籍地)、博乐小学308名(其中有154人学籍在户籍地)。
之所以有这么多生源进入违规办学的学校念书,是因为我市每年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要接受义务教育,而且每年人数都有增长。尽管政府已新建扩建了一批公办学校,扩大了公办学校班级数和班生额,但公办学位仍相对不足,还有不少适龄随迁子女须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而且,这些随迁子女多数集中在城区,造成局部区域学位相当紧张,而外来务工人员又因路途远、民办学校能提供午休午餐等原因,不愿让随迁子女到周边公办村小就读。此外,一些家长工作流动性较大,对子女学籍要求不强,许多没有厦门学籍的学生都已自行流动离开。
措施
教育部门四项措施
加强监督管理
针对存在问题,市教育局协调相关区教育局,制定了四项措施。
首先,市教育局要求同安区教育局和思明区教育局在8月底妥善解决好这些无学籍学生问题。同安区教育局已制定整改措施,准备依法取缔非法办学的学校,将其原有学生进行合理分流,并落实学籍。思明区教育局近期将采取措施解决玉秀中学的170名无学籍学生问题。下一步,各区教育局将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管理,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每年的招生计划要报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定,在校门口的校务公开栏及时公布。同时,为学生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学籍档案,做好电子学籍日常管理,及时处理学生异动审核,做到学籍系统学生数和实际在校生数一致。
其次,市教育局将建立考核机制,要求各区加快建设一批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足够的公办学位,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工作原则,力争到2015年随迁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0%。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