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听海洋专家讲故事 一睹“蛟龙”号真容

2013-07-17 11:52 来源:厦门网 0

“蛟龙”号创多个纪录

  ●首次搭载

  科学家多次下潜

  6月18日,“蛟龙”号成功搭载第一名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到海底冷泉区实地观察作业,随后又相继搭载海洋地质、地球生物化学、底栖生物等学科的科学家进行了7次下潜,标志着“蛟龙”号基本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考察任务。6月20日,“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搭载了来自同济大学的女性科学家杨群慧下潜,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女性科学家。

  ●首次实现

  连续4天4次下潜作业

  6月17日至20日,“蛟龙”号连续4天4次在同一地点开展了以科学考察为目的的下潜作业,也创造了其连续下潜的纪录。

  ●搜寻新作业区域

  7月10日,“蛟龙”号在蛟龙冷泉1号区北部海区进行了本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作业,通过下潜,科学家发现,就在距离活动冷泉很近的边缘地带,海底地貌与蛟龙冷泉1号区变化迥异,证明了该海区虽然大体地形与冷泉区相似,但海底地质地貌与冷泉区截然不同。

  ●完成最长距离海底巡航

  7月10日,“蛟龙”号在蛟龙冷泉1号区北部海区进行了约6.6公里的近底巡航观察,并返回蛟龙冷泉1号区开展了地形测绘。这也是“蛟龙”号自研制和海试以来的最长距离海底巡航。

  ●首次在南海

  观察到多金属结核

  7月3日的下潜最大深度达到了3573米,“蛟龙”号在蛟龙火山口和海山顶部发现了大面积的铁锰结核密集分布区,将可能为未来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提供可选的试采区。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到社区医院开中药有望享受500元购药优惠
下一条:网络疯传薯片饼干“美味杀手”遇火就燃(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