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年费卡或加装停车芯片 或将与车辆年检挂钩防
▲福州路边停车位基本实现“电子收费管理”,车主恶意逃费,车辆将不能过年检
人工——智能,厦门路边停车位的收费管理,“智能化”已经列入厦门议程。
连日来,本报“追问路边停车位的秘密”系列报道披露路边停车位人工收费诸多乱象的同时,一个新的议题再次引人关注——人工收费问题这么多,是否可以用智能化取代?“我们也觉得,人工收费只是暂时的,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一路边停车位的管理者直言。
但智能化同样没那么容易。在咪表收费退出历史舞台后,今年厦门再次尝试了“e通卡停车咪表”,但目前在长青路的试点近乎流产。
一位知情负责人透露,一套新的智能化管理方案已提交市里讨论。按照该方案,智能化的路边停车位收取,将考虑与车辆年检等管理挂钩,以避免重蹈厦门咪表覆辙。
智能化试点e通卡停车咪表近乎流产
在咪表黯然地退出舞台后,厦门对于路边停车位管理的智能化努力,并未停止。
就在今年3月,厦门有关部门将长青路作为试点,在路边安装了e通卡停车咪表。这种表跟此前厦门市在各条道路安装的咪表大致相似,其使用流程也是一致的。
市民在停车完成之后,用e通卡进行刷卡,然后取车时,再刷一次卡,就可以直接付停车费了。厦门试图用较为普及的e通卡,取代以往的咪表卡。
与此同时,由于对车主与收费员对于停车时间常有分歧,厦门还尝试安装了地磁传感器。有了这种传感器,车子一停到停车位时,地磁就会感应到,能够准确记录每部车停入路边停车位的时长。
但昨日,当导报记者再次走访这一试点时,发现这两个智能化尝试,近乎告停,也无实质性进展。“车主用e通卡,刷没刷卡我们怎么知道?有的没有e通卡的车主,也说自己有刷卡。地磁传感器也形同虚设,最后也是靠我们的手表。”谈到e通卡停车咪表,路边的一收费员连连说“不管用”。
他说,没搞多久,就基本废掉了,还是改由他们来人工收费。而此前,思明区城管办的有关负责人透露,有关单位正在协调,希望能够推进e通卡咪表的试点,并进行推广。对于这一试点为何目前不了了之,有关方面表示不方便评论。
新智能化方案或将考虑与车辆年检挂钩
人工——智能,大势所趋。导报记者获悉,厦门已经开始启动新的智能化管理探索。一参与市里相关讨论的有关负责人向导报记者透露,一套新的、更科学的智能化管理方案,已上交市里讨论。
根据这位负责人描述,这一方案将争取与交警管理系统对接,与类似年检这样的车辆管理挂钩。这套新方案的设计思路是:车主在车辆的过桥年费卡上加装新的停车芯片,车主停车时,车位上的感应系统会准确地记录车辆停车时长,并自动计算停车费;但车主并不用急着交停车费,而是一次次累积到芯片里,等将来在车辆年检前,由车主再一次性缴清。“当时咪表,很多车主赖账,管理公司用‘加锁’对付,但也只能打击少数车主,管不了那么多,最终上万张账单无处拿钱。”这位负责人表示,新的方案与车主的芯片挂钩,还与车辆年检挂钩,车主想赖账就很难。这正好可以弥补以前咪表的弊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