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荣获平安"奥斯卡"奖全国政法综治最高荣誉
昨日来自市综治办的消息说,刚刚在苏州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厦门荣获2009—2012年度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积12年之功,一举拿下全国政法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
这个喻示“长治久安”的奖杯,在业内被称为平安“奥斯卡奖”——连续四年社会治安满意率和综治考评位居本省前列的地市,有望获得四年一评的“全国综治优秀地市奖”;而连续三届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才有资格问鼎“长安杯”。
放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或许更能看出“长安杯”的可贵:过去12年间,厦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城区范围的急剧扩大,流动人口的大幅增加,治安态势的日趋复杂,都让政法平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与之相应的是,公开数据显示,2001年到2012年,厦门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均高达96.17%,其中有10年位居全省第一;2012年,厦门公共安全、公共交通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国38个主要城市第二、第三名,综治考评再获全省第一。
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平安建设高度重视,全市人民积极响应热情参与。2004年,厦门在全省率先启动平安创建活动;2009年,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开启,“平安厦门”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特别是最近几年,无讼社区、专业性调委会、网格化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平安综治的“厦门蓝本”,回应了老百姓对政法工作的新期待,在全国广受好评。
“平安无止境,我们将以获得‘长安杯’为新的起点,继续筑牢平安之基,为城市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市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名词解释
长安杯
“长安杯”,取“长治久安”之意。该奖项由中央综治委设立,是对一个城市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的最大肯定。“长安杯”的评比条件是必须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综治优秀地市奖,而全国综治优秀地市奖每四年评比一次,这意味着获得“长安杯”至少要12年时间。
12年磨一剑
“长安杯”背后的厦门蓝本
警务改革
去年4月1日,厦门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综合警务改革,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明显提升,群众对交通事故处置满意率达96%,创近年来新高
纠纷调解
全市475个城市社区,94%以上的纠纷在基层社区得到及时化解,去年已有99个社区实现全年没有诉讼案件
社会管理
将楼道甚至门号划入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管家”式服务,这种在全省率先推行的模式,受到了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地区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到达3000-10000美元区间时,通常会进入社会矛盾集中爆发阶段,发展可能会减速乃至停滞。这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进入21世纪的厦门,正处在这个区间。城区的急剧扩容、人流物流商流的高速运转,都对这座城市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厦门,能否经受住考验?
“长安杯”给出了答案——过去12年间,厦门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均96.17%,连续三次获得“全国综治优秀地市奖”。经济发展,平安保驾;文明创建,平安“保底”;百姓幸福,平安保佑,一个“安”字,贯穿了过去12年整座城市的发展史。
透视“长安”背后的秘密,一条主线清晰呈现:以百姓的期待为努力方向,围绕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持续创优、持续创新、持续创建,构筑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安杯”,细细品读,12年磨一剑的“厦门蓝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