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野导"到底归谁管?“史上最严”的鼓浪屿整治即将开始

2013-05-08 10:03 来源:厦门网 1

  那么,“野导”由谁管呢?“谁是核准导游资格的行政主管部门,谁就应该对导游市场进行管理、监督和执法。”朱奖怀说,市场上发现没有持证的导游从事导游工作的,核准导游证照的行政机关就必须进行市场管理,必须依法处罚,把无证人员清除出市场,行政机关有一条基本准则: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

  在旅游部门的网站上导报记者看到,旅游局的主要职能是“依法对旅游市场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朱奖怀说,导游市场上出现“野导”,旅游行政机关就必须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

  “没有处罚,‘野导’会越来越多。”他说,旅游质监部门对假导游证进行鉴定没错,但是旅游行政机关,则应对“野导”负起责任。

现场直击

  “野导”“蒸发”?他们真的怕了吗?

  昨天下午,导报记者上鼓浪屿寻找“野导”,意外发现,他们都“人间蒸发”了。

  龙头路大榕树下是“野导”重灾区,不用找,“野导”主动迎上门,可昨天导报记者转了一圈,一个“野导”都没有。后来,导报记者又扎进小巷里寻找,还是没有,干干净净。

  难道“野导”们怕了,改邪归正?导报记者正在疑惑,一名在鼓浪屿工作的人员悄悄把导报记者带到角落,指着一棵古树,“那边的五个人就是野导,也有摊贩,最近风声紧,他们没事干,就在那儿打牌”。

  导报记者凑近观察,在古树下的石凳上,果然有五个人在打牌,四男一女,四人打牌一人围观。

  “这样的点,鼓浪屿有300个,一个点如果有4-5人,就有1200-1500人。”该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导报记者注意到,这一数字和鼓浪屿管委会此前公布的数字相吻,野导、摊贩、家庭旅馆相关人员2000人。

  这位人士担忧地说,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整治,但是拿这些“野导”也没什么办法,“他们就坐在那里打牌你能拿他们怎么样”,“等到整治一过,他们又出来了”。

  “这些‘野导’绝大多数住在岛上,文化程度不高,不干‘野导’、摊贩,今后也有可能会干别的。”他说,最根本的是要有政府部门管起来,一直管下去。

新闻背后

揽责任时往后退讲成绩时向前站

  6年前,导报报道鼓浪屿“野导”时,有70多名“野导”被吸纳成正规军,不到3个月跑了50多人,他们嫌正规导游的钱少。

  6年以后的今天,导报又一次、再一次地报道鼓浪屿“野导”时,政府部门统计出的“野导”数量有600多人。

  对比6年来的新闻报道和这几天的采访,导报记者“内心”很矛盾———凡是到讲成绩、做总结的时候,政府部门大多把查处“野导”写进报告,出现在新闻报道上;现实情况是,真正要寻找“野导”的主要责任部门时,这些政府部门又大多谦虚往后退了一步,摇头说不归我们管。

  揽责任的最终方案,往往是几个部门站出来一起管一管,6年里,厦门隔段时间就要联合几个部门,给鼓浪屿的“野导”来那么几下子,短时间内“野导”无影无踪,大家拍手叫好,见诸报端。

  但实际上,“野导”只是躲了起来。这种临时搭档缺乏长效合作,于是潮水退后露出沙子,“野导”该谁管的问题又开始扯皮,在扯皮的过程中,“野导”重新占领街头,数量越来越多,胆子越来越大,新闻媒体一次一次地出击。

  整治不力,最终备受指责的,还是这些推诿的政府部门。“野导”就像一块石头,只在讲成绩时往前站,揽责任时向后退,只会让这块石头越变越大,直到有一天,政府部门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真心希望,鼓浪屿能来一次大的治疗,真心希望,关于治理鼓浪屿的新闻报道,能够因为鼓浪屿的康复而就此截止。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昨天上午厦门出现日晕 持续到近12点才渐渐消失
下一条:中小企业服务博览明日登场 经济名家来厦把脉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