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先行先试 两岸交流迈进新时代
2012年9月,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列为了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这标志着,厦门文化产业又收获了一块“金字招牌”。据介绍,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将采用“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建设发展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创意设计、影视演艺、古玩艺术品、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集群,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接台湾文化产业转移。
同时,为了推动教育交流,厦台已经有15对中小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目前,厦门市正在筹建职业教育教师台湾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构建两岸教师交流平台,与台湾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争取在台湾的科技大学建立职业教师培训基地。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展开。”厦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在五缘湾片区,一栋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圆楼已经盖好,市卫生局与台湾慈济医学中心合作建立了厦门慈济护理技能培训中心,目的就是把台湾同行在医护服务上的新理念带到厦门。
服务台胞,打造共同的温馨家园
为了打造“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厦门还在服务台胞、台企方面不断优化提升。如今,厦门企业商务赴台和因公赴台的审核时间已经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了2个工作日。厦门和台湾每周空中客运直航航班已经增加到了66班。
围绕贯彻落实《综改方案》,厦门以“便利”为目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厦门市台办副主任谢永福透露:“今年五通码头第二期工程已经完工,目前在整修装修阶段,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船也在不断地更新,让旅客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安全。”
为了方便台胞子女在大陆就学,厦门继续先行,在原有小学和初中择优上学基础上,又率先在全市8所一级达标高中开设台生班,招收台籍学生。
在司法方面,考虑到台湾地区没有专门的海事审判机关和特别法,顺应台胞台商需求,2012年5月31日厦门海事法院在海沧设立了全国首个涉台案件审判庭。通过调解和判决结合的手段,厦门不仅扩大了大陆司法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两岸经贸航运的健康发展。厦门海事法院副院长张希舟介绍说:“我们涉台庭成立以来,受理的案件有20件左右。我们在无诉理念的指引下,通过走访企业还发现了纠纷隐患80多起,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调研,把七八十起在诉讼之前解决。这个做法得到了台商的广泛赞同。”
此外,2012年12月14日,基隆市旅游联盟促进会厦门市代表处挂牌,这是祖国大陆第一批依法备案的台湾经贸社团代表机构。
正是借《综改方案》的东风,厦门市民政局获批在大陆率先开展台湾经贸社团代表机构备案管理工作。相信,接下去将有更多的台湾经贸社团在厦设立代表机构。届时,两岸的交流交往将更加顺畅。
相关链接
两岸将携手打造云计算产业示范园区
导报记者还了解到,两岸将携手打造“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园区”。目前,国家工信部和福建省政府已联合发文,批复在厦门软件园三期规划建设“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园区”,并将政务、交通、医疗和教育等四个云计算项目,纳入了全国试点。
目前,“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已完成初步规划方案。台湾方面已安排专人负责配合规划完善工作,并有意向在园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给予支持和合作,建设适合台资企业创业、发展的家园。
《综改方案》获批复以来,厦门市信息化局积极推进政务、交通、医疗等方面云计算应用创新试点工作。其中,电子政务云目前已初步建立。全市建成了3个500平方米的市级政务数据中心,并互为安全备份。截至目前,已有73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700多台服务器全部集中托管在市级机房。
厦门市信息化局副局长刘东林指出:“通过‘电子政务云’实施集中运维管理,不仅保证了信息安全,还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每年可节省运维费1000多万元。”
交通云项目方面,目前一期已初见成效。通过采集器,已能采集到主要交通道路和十字路口的车辆数据,为下一步科学优化红绿灯设置提供了基础数据源。
数读综改 800多万人次:2006年开通 “小三通”以来,厦金航线累计运送了800多万人次,居大陆各大口岸之首。航班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个案审批”、“团进团出”,到“个案直航”、“相对固定航班”,再到天天有航班的“通案”化管理。船舶从厦金双方各派一艘船,到现在的十艘船。
36个:厦金“小三通”夜航定期航班从2012年6月17日正式开通。夜航保持现有36个航班不变,东渡邮轮码头至金门水头码头航线,末班船调整至19时双向对开,各自回港。
59578人次:2011年6月1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厦门市公安局赴金游办证中心共为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游客办理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59578人次;2012年6月18日正式授权厦门制作赴金一日游证件后,6月18日至11月30日,共制作新证17529本,旧证签注1374枚。
3.5万名:2012年4月,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台交会),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名专业客商参会,展位总数达3300多个,展览规模再创历届之最。
1000多人次:厦门海事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涉及两岸直航的海上货运合同、船舶油污损害、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等案件,确保两岸直航安全畅通;在厦门至金门、平潭至台中海上直航航线设立法律服务点,2011年至今,共为台商、台胞提供海事法律咨询1000多人次,发放宣传手册6000余份,增进了台商、台胞对大陆海事司法制度的了解与认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