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启动15-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接种

厦门日报   2021-07-27 09:55

  “是否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既往可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打完要到留观区观察30分钟才可以离开,回家后要清淡饮食、多休息、不要喝酒、不吃辛辣食品。”昨天上午,在杏林文体中心大型集中接种点,几十名医护人员正在岗位上为接种工作忙碌,他们服务的对象与以往有所不同——是我市首批接种新冠疫苗的15-17岁未成年人。

  上午8点,伴随着杏林文体中心大型集中点为第一名未成年人打了第一针新冠疫苗,我市15-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也正式启动。我市率先启动的是集美区,学生可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辖区4个新冠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

集美区率先开放接种 其他各区今明两天陆续启动

  昨天上午9点,市民王先生陪同儿子阿豪来到集美区杏林文体中心新冠疫苗接种点,在填写知情同意书和接种情况登记表、询问健康状况等流程后,阿豪在接种台顺利接种了新冠疫苗。“身体暂时没有不适感。”阿豪是厦门第十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他说,学校于7月24日上午在班级微信群发布接种疫苗通知,他第一时间参与接龙报名,“打完疫苗之后感觉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降低了。当然,我们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记者看到,杏林文体中心大型接种点共开放15个接种台,其中9个接种台专门负责15-17岁人群接种。现场安排了15名医护人员和15名志愿者负责疫苗接种,共有4所学校的2600名学生在这里接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接种点现场还设置了异常反应处置区。

  据介绍,含杏林文体中心在内,集美区共有4个接种点,分别为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后溪镇卫生院、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昨日将完成辖区6400名学生的接种工作。我市其他各区将于今明两天陆续启动15-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值得一提的是,15-17岁人群的疫苗接种需要监护人陪同,或由监护人签委托书委托学校老师统一陪同接种。集美区卫健局医管科科长方琳颖介绍,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增加了一项“监护人信息登记”,“信息登记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所以登记处排队等候的人会多一些。”同时,未成年人接种疫苗时,监护人必须在场陪同。

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 仍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根据安排,从昨日起到8月9日,我市将完成15-17岁人群,12.6万人第一剂次接种,该人群疫苗接种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接种,以集体预约为主。本次12-17岁人群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可用于该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其计量和剂型都是一样的,具体接种方式也跟成人一样,都是两针,中间间隔≥21天。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马姗姗表示,有个别人可能在接种第一针后会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的情况,甚至还有人会出现过敏性皮疹的反应。“但只有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才不宜接种第二针。发热、局部红肿、过敏性皮疹等情况,是不影响第二针接种的,大家可以放心去接种第二针。”

  与此同时,专家也表示,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现在人群群体免疫屏障尚未建立,仍需做好防护措施。“我们现在还处于人群免疫屏障的建立过程中。也就是说,就算我们接种完疫苗以后也不能大意,仍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室内场所也是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马姗姗说。 (记者 陈莼 通讯员 张从云)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暑运收官 今年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超100
  • 金秋九月 多场高规格展会会将“登鹭”
  • 厦门市90万名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迎来崭新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