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隍庙联谊会到集美霞城城隍庙参观 串起亲情友情
台湾城隍庙联谊会一行参观后溪霞城城隍庙。
后溪霞城城隍庙。
“乡情乡音,感觉两岸是一家人,就像一个大家庭。”昨天下午,台湾城隍庙联谊会代表到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参观,嘉义市城隍庙总干事葛永乐感慨道:通过城隍文化,两岸增进了交流,加强了了解,感情也加深了。
两岸城隍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台湾城隍庙联谊会会长叶源助今年70多岁,家住城隍庙旁,对城隍爷有深厚的感情。他说,台湾城隍文化很繁荣,城隍庙的香火都很旺,而且每座庙都有特色。台湾嘉义最早的城隍庙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城隍爷秉公执法、清正爱民,又是守城主管、地方的守护神,信众众多。台湾的城隍庙有很多是从大陆分炉过去的,到台湾后香火也非常旺,城隍爷的事迹广为流传。
叶源助说,两岸城隍文化差异不大,两岸的互动,在城隍文化上多交流,为两岸人民多做一些谋福祉的善举,多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城隍文化交流中,亲情、友情都串起来了,两岸一家亲就更亲了。”葛永乐说,“海峡两岸,不但有密切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连神都是同根同源的。”
福建省城隍庙联谊会会长张子泉说,过去两岸交流比较少,通过城隍文化的交流,两岸增进互动往来,感情更亲近,感觉更亲切了,台湾同胞可以以此为契机增进对大陆的了解。两岸城隍文化一脉相承,迎神、祭拜等仪式都大同小异。挖掘城隍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增深对城隍文化历史的了解,还能在研究中挖掘历史底蕴,了解本地文化,增进两岸互动、交流。
霞城城隍庙是
台湾众多城隍庙的“根”
据史载,1821年,同安宗亲陈金绒等人奉请霞城城隍爷金身,一起东渡台湾。从此,城隍庙在台湾台北、屏东、嘉义等地开始分炉繁衍。
2001年,台北霞海城隍庙宗亲回大陆,在后溪城内找到了“根”。台胞宗亲先后捐资600多万元人民币,在后溪城内原址上重建霞城城隍庙,让其烟火永继。后溪霞城城隍庙成了台北霞海城隍庙的祖庙,也是台湾其他城隍庙的“太祖庙”。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城隍爷神诞,两岸的城隍庙同时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后因历史原因,两岸交流联系中断。如今的霞城城隍庙又恢复了以往的香火鼎盛,每年后溪城内村都会在农历十一月廿二祈安日前后,举办隆重盛大的庙会。台湾的城隍庙主事及信众都会组团前来进香朝拜,极大促进了海峡两岸民俗民间文化活动的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