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照料和养老问题成今年提案焦点 厦门老龄化加深

海峡导报   2019-01-12 09:23

  2019年1月12日讯 在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完善厦门的养老服务,成为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和党派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少提案与此有关。其中,台盟厦门市委提出《促进厦门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的建议》和《完善我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对策建议》、农工党界别和侨联界别提出《以家庭病房为依托 建设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这些提案,从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等方面提出建议。

现状

老龄化加快全市有30多万老年人口

  厦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深。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33.9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229.9万的14.35%。与2017年同期相比,全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增加了1.45万人,占比从14.31%增至14.35%。

  高龄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4.6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78%。80—89周岁的老年人有4.10万人,90—99周岁的老年人有5695人,百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19人。另外,全市持有居住证的老年人口有2.84万人。这些老年人绝大多数生活在自己家中。

建议1

制定普惠性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规划

  通过调研,台盟厦门市委发现厦门市社区居家养老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尚未出台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和法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从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社工队伍不稳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缺乏精准性而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

  提案建议,政府应发动厦门市民尤其是老年市民的积极参与,在听取和吸收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普惠性的厦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另外,制定和完善各项专项法规,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在养老设施方面,建议市区街道(镇)三级政府,应根据老年人日益升级的需求,加大社区内文化健身娱乐设施的预算投入。

  打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也很重要。首先,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认知,稳定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其次,学习国外经验,壮大志愿组织和义工群体的队伍,形成养老服务的重要的人力资源。

建议2

发展家庭病床推动智慧养老

  在居家养老方面,农工党界别和侨联界别认为,要解决家庭病床存在场地、药品、设备和医护能力不足的问题。提案建议,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家庭病床法律制度,将社区辖区范围作为执业地点,鼓励医务人员依法依规上门服务;明确医患双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降低医患纠纷及风险。同时,健全转诊、会诊、上级医师查房、社区护理等各项制度。此外,要完善急救措施,做好突发预案,建立快捷通畅的急救通道。

  提案也建议,要建立包括财政、医保和对团队的激励机制,鼓励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政府部门应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倡导社区的健康人士尤其是健康的老年人参与无偿养老服务,探索设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银行”。

  为了降低病人负担,建议以租赁形式向家庭病床提供仪器设备。此外,推动智慧养老,建立一体化的平台软件,支持服务模式创新,尽快出台“共享护士”相关管理制度。(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全国首个“数字化物供”助邮轮经济快速复苏
  • 厦企奋战“开门红” 生产开足马力
  • 冷暖气流交锋今日阴雨 明起新一股弱冷空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