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对台渔业基地:推动对台贸易、滨海休闲旅游
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规划建设东南沿海等十大沿海渔港群,其中,厦门对台渔业基地赫然在列。
厦门渔港经济区内海水产品总产量5.21万吨,拥有海洋渔船1845艘,分布有大小渔港6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厦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二级渔港2座,三级及以下渔港3座。规划期内将以厦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为基础,重点支持新建对台渔业基地,推动形成以对台贸易、滨海休闲旅游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
记者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目前厦门对台渔业基地欧厝避风港B段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并于2018年1月24日通过交工验收,截至目前完成工程投资9839万元。项目位于翔安区新店镇欧厝村临海侧,本期规划建成国家一级渔港,远期规划建设为国家中心渔港。一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码头、南侧护岸(永久、临时)及外侧临时护岸、后方市政道路及临时通道,陆域形成总面积2.93万平方米,形成港池约7.84万平方米。
对台渔业基地建成后,将与高崎渔港一起构成厦门市水产品流通的两大枢纽,但区别于厦门原有的高崎渔港,对台渔业基地将突出“远洋、对台”和中国-东盟为主题,不仅拓展台湾捕捞和养殖的水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市场,还将形成水产品加工基地,为厦门与台湾开展水产品加工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极大便利,成为海洋渔业交流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对于促进渔业产业升级,有效延伸渔业产业链,帮助渔民转产转业,推进渔区新农村建设,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项目办余炎烽表示,未来,厦门对台渔业基地将建设成为集海洋产业聚集、海洋科研、远洋科考保障、远洋渔业为一体的大型海洋综合性基地,目前在厦门的国家海洋局3所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很快就将停泊在一期工程基地内,将为我国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勘探开发提供海上调查平台和移动实验室。(福建日报 记者陈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