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女子因怀孕被店长辞退 经调解员调解后得补偿
近日,大嶝司法所调解员朱艳玲再次见到孕妇小花(化名),此时已是纠纷成功调解3个月后,小花距离预产期仅剩半个月,但状态看着不错。3个月前,因为怀孕被辞退,她苦恼了一段时间,最终走进大嶝司法所。
怀孕6月被辞退 索要补偿遭拒绝
3个月前的一天,小花与丈夫一起来到司法所。一见到调解员,小花便委屈地讲起怀孕6个月被辞退的遭遇。“我在对台贸易市场里上了一年半的班,店长突然跟我说明天开始不用来了。”小花心存疑惑:开除孕妇是否合理合法?孕妇是不是可以索要补偿?孕妇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小花聊了几句,调解员得知小花并未与老板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交医社保;此外,店员上班不必打卡,平时工资直接发现金。小花说,被辞退后,她曾跟老板谈补偿一事,“老板非常凶,态度很强硬”。无奈之下,小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司法所。
对于孕妇被辞退相关法律规定,小花事前多少也有些了解。小花希望,老板能补偿辞退到生产这段时间的工资及工作时每天10元的伙食补助。
听了小花的诉求,调解员耐心地解释起相关法律规定,纠正小花的错误认识。“员工怀孕确实不能辞退,辞退的话一年工龄补偿一个月工资,超过半年的按一个月算,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算……但以上这些都得按法律程序来,你得证明自己在那上班,上了多长时间的班。”调解员告知小花,调解可以尽快解决纠纷,可能拿不到法律规定的那么多补偿,但以双方谈判金额为准,可尽快拿到。
店家同意给补偿 孕妇临时又变卦
当着小花的面,调解员拨通了老板的电话。如小花所言,老板十分强势。电话里,老板向调解员列举了多起类似案例,并强调店里从未给过赔偿。“现在生意不好做,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我们商家怎么生存?不然让她去法院告我吧。”讲完这些话,老板直接挂了电话。
随后,调解员联系上了老板娘。老板娘说,店员工作时需要搬东西,小花怀孕根本干不了重活。“店里做的是销售,形象很重要。小花怀孕后经常在店门口吃零食,影响了门店形象。”调解员对老板娘的看法表示理解,但也明确告诉她,因为以上原因辞退孕妇,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小花起诉,不仅要补偿,还要补交医社保”。
调解员两头做工作,双方终于同意以5000元补偿解决该纠纷,但等到老板娘拿着5000元现金准备签调解协议时,小花突然提出,自己咨询过律师,补偿8000元才接受调解。对此,老板娘十分生气:“之前我们不知道这样违法,既然这样,我们不辞退她了,让她来上班!”
当事人突然变卦,这对调解员来说是个打击。然而,大嶝司法所调解员没有放弃,继续与老板娘沟通。冷静了两天后,小花又给调解员打了电话,希望调解员再帮忙争取,多争取1000元补偿。从调解员处听到这一消息后,老板娘表示可以接受,“尽快把事情了结,免得影响生意、影响心情”。
最终,双方至司法所签订了调解协议并当场支付了6500元现金。(海西晨报记者 陈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