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些海域暗藏溺亡风险 几类险情您得留心
游客攀爬上礁石拍照。
觉得退潮后很安全,家长将小孩留在滩涂上玩耍。
昨日最高气温高达32.8摄氏度,是今年以来的第三高。不少市民游客选择下海游泳。但看似平静的海边,其实暗藏风险。昨日中午,两名小学生没有戴安全浮具就下海,发生了溺水事故。幸好海浪救生队的队员们及时发现,将两人救起。
不戴安全浮具就下海、不惧礁石打滑攀爬。昨日,本报派出多名记者,探访环岛路沿线的多片热门沙滩,为读者盘点海边的危险动作。暑假将至,学生及家长们到海边游玩一定要小心。
【溺水事故】
急救人员为其中一名溺水男孩治疗。
被救起时已失去意识
救生员接力人工呼吸
昨日中午12点10分左右,海浪救生队观音山救生站的救生员林志杨突然发现,在距离沙滩约10米的海面上,两名学生正在海水中扑腾。
“有人溺水了!”林志杨拿起救生浮标就往海里冲,另外三名队员也赶紧下海救人,还有一名队员在岸上报警求助。
救生员发现,学生发生溺水的位置水深超过1.8米,身高1.75米的队员陈建武脚已经踩不到底,只能潜下去把两名学生托起来。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生死可能就差几分钟。”陈建武说,两名学生身高差不多1.5米,当时并没有在规划的安全区域内游泳,救上来之后已失去意识,嘴边还有白沫状的分泌物。在进行紧急施救的过程中,两名学生吐出来的水中有血丝。“这说明肺部已经进水了,要是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他说。
在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救生员接力给两名学生进行人工呼吸。20分钟后,一名男孩苏醒了,又过了10分钟,另一名男孩也恢复了意识。120急救人员赶到后,将他们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据岸上同行的伙伴说,他们是小学5年级的学生,年龄均在12岁左右,昨天上午10点就到观音山海域游泳。
【安全提示】
白城海域
隐患A:攀爬易摔
排污管道成拍照胜地
一路打滑也要走上去
昨日下午5点多,白城海域人头攒动。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是离沙滩10多米远的一处礁石,不少游客趁着退潮走上礁石拍照。
在靠演武大桥一侧,一条排污管也备受青睐。游客排队挨个前行,走到排污管的最前端拍照。记者注意到,覆盖在排污管上的水泥凹凸不平,两侧隆起,中间的低洼处常被海水浸泡,长满青苔。一名江苏游客赤脚在排污管道上来回走动,在低洼处寻找招潮蟹,一不小心滑倒了。虽然有不少游客看到这一幕,但还是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往排污管道的前端走去。
在排污管最前端一处不到8平方米的位置,挤了6名游客,连转身都很困难。其中3人打着赤脚,两人穿着人字拖鞋,一人穿着旅游鞋。在往回走的过程中,除了穿旅游鞋的游客脚步略稳之外,赤着脚和穿人字拖鞋的游客都险些滑倒。
提醒
摔入海中可能被卷走
去年曾发生溺亡事件
充气式游泳圈在海上并不适用。
海浪救生队队员介绍,礁石和排污管道都是非常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在退潮时分。“游客们很容易上去,但并不知道礁石和排污管道下方的海水有多深,再加上是退潮,如果跌入海中的话,很容易被海水卷走。”
去年夏天,在白城的排污管道附近就发生过一起溺亡事件。当时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内地学生在退潮时走到排污管道上方,一不小心摔入海中,瞬间被海水卷走。几个小时后涨潮时,他的遗体才在沙滩上被发现。
椰风寨海域
隐患B:不懂潮汐
觉得退潮更好玩 17人中仅1人查潮汐表
昨天下午5点,在椰风寨海域,海水和沙滩之间有一道50多米宽的滩涂。海浪救生队在海边用浮标划出安全游泳区域,不少市民在这里挖螃蟹和海蛎。尽管是退潮,依旧有不少市民下海游泳嬉戏,最远的走到了离岸200米外。
记者在滩涂上随机询问了17名市民,其中只有一人表示,在来之前查了潮汐表,其余16人都表示,来到海边才发现是退潮,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下到滩涂玩耍。
市民王先生说,他不知道潮汐规律,来海边玩了很多次,从来没有查过潮汐表,觉得周末天气不错,就带着孩子来海边玩了。市民罗女士则认为,退潮的时候来玩更好,海面比较平静,更好玩,还可以在滩涂上捡点贝壳。
提醒
退潮回游体力消耗大
非安全区域千万别去
市红十字会水救队创队队长陈辉雄介绍,退潮时下海游泳,回游时体力消耗更大,游不回岸边的溺亡事故时有发生,很多溺水的险情都发生在退潮时。
陈辉雄说,椰风寨海域的滩涂并不平缓,水性不好的市民如果走到离岸过远的地方,一旦踩空,可能难以重新站立,从而发生溺水事故。
他提醒,市民在公开水域游泳时,尽量不要在退潮时段下水,一定要在划线的安全区域内并有救生员当值的时候下水,并戴安全浮具,尽量有他人陪同。非安全区域往往有暗礁或淤泥,稍有大意,就可能发生意外。
观音山海域
隐患C:私自下海
10多名学生下水 没见到大人陪同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事发的观音山海域。在距离安全游泳区域外约100米的地方,十余名学生正在海里嬉戏,都没有戴安全浮具,也没有大人陪同。
没过多久,有两名学生在岸上呼唤他们上岸回家。其中一名陈姓学生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毕业考试刚结束,他们就相约到海边游玩,并没有家长陪同。“以前周末也会过来玩,现在考完试了,接下来可能会经常来。”他说,“我会一些水性,他们都不会,不过我们不会往外面游,所以也没有戴救生圈。”
提醒
儿童下海要有家长陪同
在划定安全区域内游泳
持续高温,到环岛路海域游玩的人越来越多。
“在观音山海域发生溺水事故的大多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没有大人陪同,没有安全浮具,没有在安全区域,很容易发生危险。”海浪救生队的队员陈建武说。
他说,随着旅游旺季和暑假的到来,观音山海域每天会迎来上万名游客,除了小孩私自下水,有些家长带小孩到海边游玩时,也存在管护不到位的情况,救生员帮忙小孩找家长和帮家长找小孩的案例每年都不下20例。
他提醒,不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要提高安全意识,未成年人不要私自下水,即便下水也要戴安全浮具,并在划定的安全区域内游泳。家长也要对孩子们做好安全教育,避免发生意外。
五缘湾海域
隐患D:挖花蛤
双脚深陷滩涂挖花蛤
易滑倒易被贝壳划伤
昨天下午五点,很多市民来到五缘湾海域的滩涂上挖花蛤。在滩涂中,十几名中年女子“全副武装”挖花蛤,小腿到膝盖全都“裹”上了泥。一名戴着帽子的女士更是面露难色,将腿慢慢拔出来,再踩到滩涂中。
在靠近木栈桥方向,有一处十几级台阶的斜坡,有市民直接顺着斜坡步入海中。有一名父亲半蹲着身子,一手撑着斜坡,一手牵着女儿,行动虽然迟缓,但也好几次出现脚底打滑的险情,差点和女儿一起滑下斜坡。
在“一国两制”宣传牌附近海域,同样出现类似的安全隐患。趁着退潮,除了挖花蛤的人,还有不少孩子刨出一个个沙坑,再让海水灌入其中。有的沙坑深度近半米。他们离开时,并没有将这些沙坑填平,不时有奔跑的小孩被这些沙坑绊倒或踩空摔倒。
记者发现,滩涂里还藏着细碎的小贝壳,不仔细观察很难注意到,有两名小孩就被这些细碎的贝壳扎了脚,疼得直哭。
提醒
此处斜坡有落差
容易摔倒落海
水上运动中心的救生员说,“一国两制”宣传牌海域是人造沙滩,沙底松软,部分区域落差大,人一不小心容易陷进去,尤其是靠近海水挖花蛤的人,很容易摔到海水中。
五缘湾海域的救生员说,那块斜坡连接海水的部位,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上面布满了海蛎壳,在上面行走的话,不仅可能被割伤,还有可能被海水一冲,直接滑倒掉进海水中。
会展海域
隐患E:不戴浮具
大人不戴泳圈,给小孩套的也是“非救生用”泳圈
在会展中心海域,下午3点十分炎热,有不少人在海水中游泳。记者注意到,下海游泳的成年人几乎都没有戴安全浮具,而10多名儿童套着充气式游泳圈在海里嬉戏。
一名年轻妈妈拗不过女儿的央求,找到沙滩上的小摊贩,给女儿挑选了一个充气式游泳圈,准备带着她下海游玩。记者问她,游泳圈能否保证安全?她说,充气游泳圈的浮力大,应该没多大问题。
记者注意到,沙滩上有10多个兜售泳衣和泳圈的商贩,他们出售的充气式游泳圈都印有卡通图像,色彩艳丽,很受小朋友的喜爱。摊主们在售卖时都保证,游泳圈绝对不漏气,大人小孩都能使用。一名摊主甚至声称,自己卖的一款游泳圈可以承受两百斤的重量。
实际上,这些游泳圈除了印有“本品非救生用,仅供儿童在成年人监护下的浅水中使用”的警示语外,再无任何有关质量认证的标识。在记者观察的2个小时里,有7名家长曾向商贩租过这款游泳圈。
提醒
充气游泳圈极易划破
最好用泡沫式游泳圈
陈辉雄告诉记者,摊贩们所售卖的充气式游泳圈根本算不上是救生圈。“确切地说应该是‘充气式水上玩具’,只适合在游泳池使用。”他说,这种充气游泳圈很不安全,易漏气,也易被风刮走,或者被海中尖锐物体划破,在公开水域游泳时,不能将其作为救生器材使用。
他提醒,能用作安全浮具的游泳圈,至少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有质量保证的泡沫式游泳圈。他提醒市民,在公开水域游泳一定要戴安全浮具,同时浮具要用绳子拴在腰上。“无论游泳技术好坏和游泳时间长短,在公开水域游泳的人都应该戴安全浮具,水上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得以自救的方式就是紧紧抱住安全浮具,呼救并等待救援。”他说。(文/图 记者 朱俊博 江雨丰 陈万泉 杨莉莉 林晴 李巧莉)
原标题:海滨避暑人潮涌动 几类险情您得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