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厦门“十大平民英雄”昨颁奖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海峡导报   2017-03-10 07:59

  把简单的事做好,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不平凡。他们是平凡人,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更是英雄,彰显时代精神、厦门力量。

  3月9日,在《海峡导报》创刊18周年之际,海峡导报举办2016年度厦门“十大平民英雄”颁奖活动。

  本次评选由海峡导报社发起主办,得到了厦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支持。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志望、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潘贤强等领导出席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颁奖仪式由厦门道德模范、著名主持人彭军主持。

  从2015年起,海峡导报启动《暖城》栏目,不间断报道厦门的凡人善举、爱心暖事,并向社会广泛征集,评选出第一届暨2015年度“十大平民英雄”。

  在厦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海峡导报今年评选第二届暨2016年度“十大平民英雄”。截至2017年2月28日,从众多推选名单中挑选报道了24名“平民英雄”候选人。

  5天时间,共有8万多人阅读,3万多人参与投票。经过专家评审与投票,3月7日,2016年度厦门“十大平民英雄”榜单出炉——“时代楷模”陈清洲、道德模范“游爸爸”、“最美背影”守桥人、舍身跳桥好的哥、逆火抢险义消员、见义勇为好青年、义务理发老大爷、社区热心大姐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莫兰蒂”台风的过程中,厦门全城总动员重建家园,人人参与,“厦门人”作为抗击台风英雄的群体受到推荐,并通过专家评审入选榜单。

  领导寄语

  “因为英雄,再次感动!

  ●戴志望(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那次“莫兰蒂”,厦门人全城总动员,感动了我。这次平民英雄评选,我再一次被感动。

  陈清洲感动了我,几十年一直在坚持、奉献,从普通交警到微博寻人再到防骗达人,即使身体患病,依然不忘传递正能量;“最美背影”感动了我,“莫兰蒂”登陆夜,三名交警手拉手组成人墙,用身体抵抗台风。

  把简单的事做好,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不平凡。

  平民英雄有两个层面意思,一方面,他们是平民,是普通百姓,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看得到、摸得着;另一方面,他们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乐善好施、甘于奉献。

  我记得有位评审专家这样评价:“平民英雄的故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他们引导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把厦门的大爱体现出来,让民众从个别人的身上看到城市精神的展现。”

  这些平民英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用自己的拼搏、奉献,传递社会正能量,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点滴之爱汇聚成大爱之河。

  海峡导报开设的《暖城》栏目,有大爱、有品格、有力量、有精神,说的是老百姓身边事、讲的是老百姓身边人。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办下去,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

  挖掘英雄事迹传播正能量

  ●潘贤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今天是第二届厦门“十大平民英雄”颁奖仪式。从这一届的平民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楷模。虽然他们都是平凡人,可是,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时代和地域特质。他们都是最美的厦门人,他们的大爱、无私、忘我、执着,熠熠生辉。

  去年,厦门遭遇“莫兰蒂”台风侵袭,在灾难面前,一批英雄站了起来,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厦门速度”。而推动“厦门速度”的,正是在座的诸位,有88岁的老奶奶,有坚守的交警,还有灾后救援的许许多多的人。你们,都是值得我们致敬的英雄。

  希望“平民英雄”评选一直办下去,希望海峡导报的采编人员,用你们的笔和眼睛,为我们挖掘出更多平民英雄,让更多的正能量传播出去。

  寻找感动致敬英雄

  ●阮锡桂(海峡导报社社长)

  厦门“十大平民英雄”评选,是一个寻找、感动与致敬的过程。

  寻找“平民英雄”,其实是在寻找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寻找真善美,寻找和挖掘人性向上的力量,寻找厦门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础力量。“十大平民英雄”感动了读者和市民,感动了整个城市,营造了向上的力量。

  一年来,我们的记者用脚步与纸笔,用报道向我们的英雄致敬,彰显了媒体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担当。市民则用投票与关注,为身边的英雄热情点赞,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素养与大爱情怀。今天的颁奖,就是用最隆重的仪式,向这一群最美、最可爱的人,致以这座城市的敬意。

  特写

  不是父女 胜似父女

  颁奖现场来了一对“父女”。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父女。“父亲”是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游文晃,被亲切地称为“游爸爸”。22年时间,他长期资助389位孤儿贫困生,救助37位残疾孤儿,帮助47位孤寡老人,救助14位白血病患者,受助群体遍及厦门、仙游、连城等全省十多个地方。

  他捐款捐物380多万元,这些支出占了他收入的90%,是他省吃俭用、变卖家产、从伤残退养金中攒下来的。曾经有亲朋好友问“干吗那么傻,那么辛苦”,他说“孩子对我们都有感情,放弃了也是一种伤害”。

  站在演讲台上,他朴实地说着过去,台下的人为之动容,响起热烈掌声。在他的声音里,我们听到了他自己的故事:我出身贫寒,曾是一名军人,担任过空军航空兵某部歼击机机械师,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部队转业后担任专职消防队队长,一次扑救火灾负伤致残……

  “老爸,谢谢您无私的爱,没有您的资助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我大学毕业了,在做会计工作,很开心,很幸福。”说这话的,是受“游爸爸”资助的孩子周育凤,她代表389位孩子走上讲台。

  周育凤是浦城人,8岁那年家庭发生变故,成了孤儿,“游爸爸”13年资助,生活上关心她,学习上鼓励她。“我们会把游爸爸的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这份感动。”她深深地向台下鞠躬。

  现场再度响起热烈掌声。

  游文晃说,2016年12月12日是他难忘的日子,他第二次进京参加全国表彰大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我一定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为促进社会和谐,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慈善事业”!

  代表感言

  生死救援曙光队队长王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小时候,我们看过超人,长大后,我们知道,真正的英雄不是你打败过多少人,而是你帮助过多少人。所以,我们选择这条平凡的路,一直走下去。

  逆火抢险义消员张俊强:抗击台风,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只不过我们刚好是一个团队,刚好被记录下来,拿到“十大平民英雄”奖我们其实受之有愧,我们只不过是在做我们该做的事。对于我而言,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的职责。“最美背影”守桥人陈思:这个社会需要英雄,英雄不一定是要做出非常伟大的事。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一样也可以成为英雄;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及时给别人帮助,也能成为别人心中的英雄。

  勇擒劫匪好青年林冠群:海峡导报举办评选“十大平民英雄”的活动充满正能量很有意义,既鼓励了做好人好事的市民,也激励厦门人民为建设美丽厦门而努力。虽然我只做了件力所能及的事,但组织却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今年1月10日,我代表厦门到福州接受省政府的表彰,感到十分光荣,作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我为这片热土感到骄傲、自豪。我爱厦门,我爱我家。

  义务理发老大爷陈加兴:我是一个穷苦的孩子,尽我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的志向和愿望。国家给了我老有所为的奖,我已经很感激,这次海峡导报颁发“平民英雄”奖给我,我很感恩。我今年81岁了,我会把这份荣誉作为动力,鞭策自己,再接再厉。

  社区书记热心姐陈苗珍:我做的就是平凡人的平凡事。去年抗击台风,大家都看到了厦门这座城市的力量,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传播了城市的正能量。如果我去投票,我也会为每一个人点赞。

  舍命救人好的哥朱江涛:我是厦门联亿出租车公司的一名司机,在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好司机,比如捡到钱包上交给公司。今天得了这个奖,我感觉以后要做得更好,遇事就要出手相助,传递正能量。

  社论

  英雄汇集 人心凝聚

  天气回暖,春意萌动。十大平民英雄颁奖,一场关于赞颂爱的盛会。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再美的文艺表现的也都是人,再光芒四射的主角,让我们怦然心动的,无一不是他出色的表现。

  换句话说,他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我们自己。就像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里国王的诉说,打动我们的不是他高高在上的尊贵,在那里他只是一个父亲,跟我们熟悉的每一个苍老的父亲一样,希望子女孝顺、乐享天伦的老人。

  本报评选的十大平民英雄也正因此让我们无比动容。因为他们所镜照的,正是我们每个人柔软的爱心、执着的善良、坚定的意志、勇敢的行为。这一切属于生命正义的方向,我们每个人都有,都希望更多,都希望勃发。而在平民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这样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希望与执念。

  一座城市,一场紧接地气的亲切聚会,一声对英雄的深情呼唤。以爱之名,致敬英雄,让我们在爱的旋律中集结,再集结;风华正茂、正当青春的导报,前途似锦、暖意无边的厦门,让我们出发,一起再出发!(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 崔晓旭/文 沈威 陈巧思 陆军航/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厦门筑牢防汛防台风安全屏障 公众公共安全
  • 集美:软件园三期新增一条高峰快线 票价为
  • 沈海高速万安智慧收费站开通运营 厦门往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