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骗子拿“公安局”作幌子 厦门一市民受骗转账108万元

2016-07-10 08:21 来源:厦门日报 0

  进入7月份,“冒充查案”类诈骗案件疯狂来袭,刷新了自市反诈骗中心成立以来的记录:一起案件涉案金额最大,达到108.3万元;另一起案件受害人年龄最小,还不满14岁。

­  骗子已经熟练运用“冒充查案”这一骗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连哄带吓,骗中套骗,不仅“查案”,而且导演出“绑架”大戏。警方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接到此类电话,千万不要慌张,更不要随意给他人汇款,可拨打110进行核实。

­  案件1

­  骗子先“查案”再“勒索” 父女被骗走近13万元

­  由于家人在厦门购房,前不久,快满14岁的小刘一放暑假,就独自从泉州老家来到厦门游玩。

­  4日晚上9时许,人在泉州的刘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恐吓道:“你女儿在我手上,快汇11万元过来。”刘先生赶紧给女儿打电话。“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听到提示音后,刘先生慌了手脚,之后分三次将“赎金”汇到对方指定的账户。出乎意料的是,钱汇过去,“绑匪”却失联了,刘先生这才想到报警。

­  民警觉得这件事太蹊跷,立即开始寻找小刘。5日清晨,精神恍惚的小刘才出现在小区门口。

­  原来,在刘先生接到“绑匪”电话的7小时前,小刘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对方称“我是电信工作人员,你的身份证被冒用,在上海注册了座机,涉嫌诈骗。”随后,电话被转接给一名“民警”。“民警”叫小刘赶紧把所有钱款转到一个指定的账户,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被对方这么一吓,小刘赶紧拿着父母给的18600元,跑去银行汇款。

­  骗子得寸进尺,又恐吓小刘报出父母的联系方式,“我们要调查你的家人,你赶紧把手机关了,找个地方躲起来。”小刘只好关了手机,担惊受怕地在外面转悠了一个晚上。

­  案件2

­  拿“公安局”“检察院”作幌子 市民受骗转账14笔108万元

­  2日,林女士接到一个“6141”开头的来电,对方自称是快递人员,对林女士说:“你有快递需要签收,里面有一个以你的名义在福州春秋旅行社办理的护照。”之后,电话被转接给“福州公安局”,“唐吉警官”核对了林女士的信息,称她有一张农行卡涉及洗钱案,叫林女士尽快联系“检察院的陈主任”。

­  接下来的五天,“陈主任”以交保释金、保释没过、请律师等理由,让林女士连转14笔账。直到6日,林女士的老公出国回来,才发现妻子被骗。这时,林女士已转出108.3万元。

­  【数据】

­  7月1日至8日,我市接报“冒充查案”类诈骗案199起,成案56起,涉案金额248.6万元。接报数同比上升54.3%,成案数同比上升238%。(记者 王玉婷 实习生 黄葑乔 通讯员 洪恒亮)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因地铁施工爆破 三路段将交通限制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