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小学能当“网红” 因为她有三个不一般
■一中、外国语等学校公布的初中特长生录取名单中,不少来自海沧延奎小学
■这所学校用独特的“各美其美”办学理念,教出的学生大放异彩
家长志愿者与学生一起在“悦读吧”阅读。
大提琴社团活动。
延奎小学
是厦门14所“省示范小学”之一
六年前开始全面开展社团活动,覆盖全部学生
图书馆遍布校园各处,教学楼的连廊也是阅读角
在厦门一中、外国语学校等公布的初中特长生录取名单中,高频率出现的“海沧区延奎小学”,让这所小学立刻晋升为“网红”!
今年厦门一中初一年的声乐特长生,录取了25人,延奎小学占了三人,而且这三人全部进入前10名,分别为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七名。
随后公布的外国语学校初中小语种录取名单,岛外有30人,其中6人,即五分之一来自延奎小学。
“偶然”并不能解释这两份特长生名单上延奎的成绩。这所小学,至少有三个独到之处。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家长说:延奎小学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名字这么“土”,就像乡村小学,但是它的教育好像有一套!
事实上,位于海沧生活区的延奎小学并不是农村小学,人家只是比较低调而已。厦门有300多所小学,只有14所曾被命名为“省示范小学”,延奎小学就是其中一所。而“延奎”的得名来自菲律宾富豪陈永栽:21年前,陈永栽捐款300万元,在海沧资助兴建延奎小学,并以他父亲陈延奎名字命名。
本报今天带您了解这所不一般的小学。
文/本报记者 佘峥
图/延奎小学提供
第1个不一般:社团
社团活动也有星级评价
延奎小学校长易增加最近被问及此事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应该是我们六年前种下的‘种子’,现在开花结果了。”
六年前,小小的延奎小学在思考一个大命题:小学阶段要给孩子们带走什么可以跟随他到中学、大学甚至一辈子的东西?
是知识吗?这所小学认为,并不尽然。易增加说,事实上,小学的知识其实不难,更不用提信息社会里知识的寿命。换句话说,小学阶段,如果还禁锢在课堂知识,那么,当孩子走出校门,他其实是没有带走什么东西。
社团活动是延奎小学找到的大命题的答案。延奎的思路是,通过课外的社团活动,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或是培养一种兴趣,那么,这种兴趣才是能跟着他走出小学校门的东西。
六年前,延奎小学全面开展社团活动,覆盖到100%学生,即每位学生都要从学校提供的几十项社团活动中,选择至少一项参加。社团活动大多是艺术、体育,譬如播音主持、民乐、舞蹈、合唱、排球、篮球、足球等,还有花草种植或是美食。
每周二和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是社团活动时间,它不再以班级为单位,而是完全打乱班级甚至年段,学生们像大学生那样,拿着书包到社团教室上课。
易增加认为,不要认为吹拉弹唱是不务正业,当一个人有了一项专长,会使他变得更加自信,而这种自信最终是会作用于学习文化知识。
寻找这一命题的答案,使得这所小学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用大白话说,在别人只看到孩子短板并千方百计要去填平它时,延奎小学更愿意去发现孩子的“长板”,即“美其美之处”。
易增加说,每位孩子都是不同的,只要他们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扬长避短”,他的个性才会得到发展。不过,实事求是地说,社团活动并非是延奎的发明。延奎的特点是:把它摆放到和语数英一样的位置。
在延奎小学,社团活动也有星级评价指标,譬如说,你每节课都到场,那么可以得一颗星,表现好,或是上台参加表演,都可以得到星。
艺术或者体育之星,是构成孩子们能不能拿到“延奎之星”的条件。而“延奎之星”不仅局限在艺术、体育,还有管学习的,也有管品德的,它其实就是改良后的“三好生”。延奎还做了个小改革,“延奎之星”没有名额,只要孩子拿到的星达到标准就可以。因此,一个学期下来,有的班级有三十多人获得“延奎之星”,有的班级才几个人。
易增加说,当初,我们开展社团活动时,并不是为了比赛获奖。但是,奇怪的是,这几年,它不断“开花结果”。譬如说,大家公认的,厦门中小学最好的民乐团,是延奎小学民乐团,更不用说厦门市经典诗歌朗诵等各类比赛,延奎都是常客。
此次的特长生名单,也是一个“结果”。厦门一中初中声乐特长生第一名的庄妍诗,是延奎民乐团的二胡首席,第三名孩子是学校合唱团团员,第七名孩子是民乐团团员。
第2个不一般:图书馆
每间教室都有图书角
在外国语学校初中小语种录取名单公布后,很多人意识到,就那种出其不意的出题风格,似乎也不是特长完全能解决的。
接下来该说说延奎小学的读书了。上周五午后,易增加指着静悄悄的校园说,你肯定认为还没学生来吧?我们现在如果去教室,每个班都有静静读书的孩子。
延奎有校门开放时间表,但是,只要有学生来,校门都为他们打开。奇怪的是,学生们也不会在校园里横冲直撞,他们只会走进教室,静静地看书。易增加很自豪地说,他们好像已经习惯这样了。他认为,这可能和延奎遍布校园各处的“图书馆”有关。延奎小学的图书馆,是分散到各间教室——每个班级每次可以从图书馆领到100本书,放到教室后面的图书角,供学生们借阅,大约一个月后,同年段不同班级互换,总之,确保每个班级的每个月,教室后面的图书角都是不同的图书。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的。三年前,延奎小学把两栋教学楼的连廊改造为“悦读吧”,它主要是服务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根据课表,一二年级下午放学比较早,但是,这也很令一部分双职工家庭苦恼。
延奎小学让父母自愿选择是否让孩子留校。但不是为了补习,而是让孩子到悦读吧去读书,那里还配备有志愿服务的家长。
第3个不一般:朋友圈
台湾香港都有她的姐妹校
在厦门小学中,延奎小学绝对是“交际明星”,几乎每天门庭若市——一拨一拨的人上门参观。厦门“垃圾不落地”的主张,是海沧等先行提出的,而延奎又是海沧的先行者之一;全国目前仅有的两个“央广全国首批闽南话播音主持水平测试标准教研推广点”全部在海沧,其中一个就是延奎小学。
延奎小学的朋友圈,也令人眼花缭乱,近的有云霄的小学,远的有台湾、香港以及新疆的小学,它们都是她的姐妹校。每年,台湾和香港的姐妹校都要派学生到延奎交流,延奎安排他们和海沧孩子交朋友,鼓励孩子们相互留下通信地址,成为书信朋友。爱交际的背后,是这所小学努力拓宽孩子们视野的用心——交的朋友越多,见到的世界更广,看到自己的好,也可以看到别人的好。
易增加说,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我们趴在学生耳边,不断告诉他:你要读书啊!要认真读书。事实上,当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空间,他们经历的事情多了,就越有可能因为某件事触发自己学习的动力。他说,一旦学生被激发了学习动力,那么,你就等着他“开花”吧。(厦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