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天堂构:五幢建筑各具特色 中西合璧显气派

厦门网-厦门日报   2016-11-16 15:12

  生于1859年的黄秀烺,是晋江东石檗谷村人,后来其祖上迁居深沪,黄秀烺在深沪出生。和很多传奇人物相似,他早年父母双亡,被迫辍学,和二哥黄秉猷生活在一起。后来跟着二哥经商,来往于宁波以及香港等沿海地区。原本还有兄长可以依靠,谁知好景不长,黄秉猷客死异地,黄秀烺扶柩回乡,家道中落。面对更加贫寒的境地,黄秀烺只得下南洋,远去菲律宾谋生路。初到菲律宾,黄秀烺也是靠着同乡的照顾,当上了一名普通的记账员。和很多闽南人一样,他勤奋稳重、诚实善良,幸运地被一名林姓富商器重,后来的创业资金便是该富商提供。通过二十年的打拼,最终成为一名富侨并于1899年回国定居。

  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黄秀烺回国后所建建筑以及治宅风格,是和他的经历以及家世分不开的。尽管后来家道中落,但出生于中国传统的耕读世家,黄秀烺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加之后来在海外生活多年,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来的治宅基调。有研究者认为,黄秀烺的治宅思路是:中西合璧,中体为用。

  然而,对于海天堂构将中国式屋顶盖于西洋建筑之上,外国人却有一种有意思的解读,美国归正教牧师毕腓力认为,因为华侨在海外遭受欺凌,所以在建房屋时将中国式屋顶盖在西洋建筑之上,以此来舒畅饱受压抑的心情。而建筑学者们却认为,这是屋主对建筑的一种精神、心理以及实用及美观上的选择。事实上,仔细想来,屋顶当然是中国的气派,屋身是西洋的洋气,在实用功能上两者结合肯定效果更好,而海天堂构成为了这种建筑样式的经典。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市委召开在厦省市级老领导座谈会
  • 全国首艘 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在厦首航
  • 厦门市《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指导意见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