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泉州民间舞蹈 > 正文

闽南拍胸舞的技艺表现 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2016-05-18 16:19 来源:海西文化信息网 0

  《拍胸舞》顾名思义,赤膊拍胸为主要特点,又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

  《拍胸舞》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无音乐伴奏,强调以身体拍出声响。在祭祀活动中,一、两个人口中念念有词,即时随地随意起舞,无拘无束,自由奔放,风格独特,色彩浓郁。舞者为男性,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后来随场面大小而变化,动作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同时配合双脚的蹲裆步有节奏的跳跃,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并配以怡然自得的颤头,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横晃动律,使舞蹈洒脱自然,显露出机灵与轻巧、诙谐与爽朗的个性,如此循环往复,动作不变。

  古闽越族的先民们头顶着象征自己族徽的图腾崇拜物,围着篝火,踏着舞步,激情拍胸,尽情释放着自己的精神,举行着部落间神秘的祭祀舞蹈仪式,古朴、庄重、如醉如痴。

  “打七响”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所以泉州、厦门、漳州、金门、台湾等地民间又将《拍胸舞》称为《打七响》。而当今的《拍胸舞》,由于舞蹈工作者为把拍胸舞配上音乐,使其能较准确的跟上音乐节奏,营造表演场面的热烈欢快,整齐有序,不断丰富创新,把最初始的基本动作“打七响”发展到拍击肩、臂、胸、胁、肘、腿、足等部位,并且巧妙地运用了颤步、颠头、拧腰、蹲步、左右撇拖脚、前后跳踢脚,腕部的翻、垂、抖,身体的转、扭、圆,以及吸收了民间《踢球舞》中的“踢球步”,生活中的“乞丐步”和戏曲中的“颠头”、“矮步”等,而把它变为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二次),并发展成“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蜈蚣展须”、“半月斜影”、“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基本舞蹈动作组合,并结合形、神、情、趣、劲元素的有机融入,构成泉州“拍胸”奔放、刚健、诙谐、古朴、自由而又规范的风格特色。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闽南拍胸舞的历史渊源 乃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