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风土人情 > 闽南民俗 > 正文

闽南春节习俗:腊月三十除夕贴春联吃过年饭跳火群

2014-01-26 16:09 来源:闽南网 0

2014年泉州马年春节专题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联”,过年的门联都是红色的(除了有丧事的家庭头年贴绿色春联,第二年贴水红色春联,第三年贴红色春联),贴上了春联意味着来年春意盎然,红红火火。古诗云“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燃放鞭炮告别旧年,贴上门联喜迎新春。

  据说,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春联所用的纸笺必须以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这暗示着朱家子孙可永坐江山。据说,这就是汉地大年贴春联风俗的开始。朱元璋当然希望,朱家掌管天下的能是“万年红”(万年姓朱)。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包括闽南一带,依然是延续着贴春联的习惯。春联让新年更具红火的景象。

辞年:

  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祖先,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神敬佛,表示辞旧年。还有人人要换上新衣裳,准备迎新年。大人们在除夕要给小孩送“红包”,给压岁钱,希望年轻一代在将来能富裕吉祥。

  此外,家家还要准备“门蔗”。即,过年时各家各户要在房门两侧放上两株贴上红纸的连根甘蔗,叫做“门蔗”,在闽南方言里,“蔗”与“佳”近音,“甘蔗”寓意着甘甘甜甜,渐入佳境,欢欢喜喜过年。在深夜,还要用这甘蔗来顶住大门,据说,这样一顶,来年盗贼就不会光顾了。“门蔗”顶门,图的是全年的平安、吉祥。

吃过年饭:

  除夕夜最重要的事当然是全家团圆了,家家户户围炉吃团圆饭,连外出经商或做工的亲人也要赶回来过年。大年三十,或大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之夜,围炉团圆,这是中国人的共同传统,在闽南一带,围炉很有特色,也很讲究。

  闽南人吃年夜饭时,要“添碗筷”,就是说,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双,要多摆上几个碗,几双筷子,为还没有回来的亲人准备着,摆成双数,成双成对,多出几双筷子,表示年年有“剩”(闽南语中的“剩”与“春”字同音)。同时,在除夕夜宴上,年夜饭有好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长年菜、年糕、鸡、鱼、萝卜、血蚶等。

  一家围炉时,每个人都要盛一碗米饭,而且,不能把米饭吃完,表示年年有“剩”(与“存”或“春”同音),饭后大家还要吃柑橘,表示吉(桔)祥如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闽南春节习俗:正月初一敬天公给压岁钱
下一条:闽南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过小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