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风土人情 > 闽南民俗 > 正文

南安市非物质文化--掷铙钹

2013-07-17 10:21 来源:南安新闻网 0

  简介

  掷铙钹,是流传在泉州市南安、晋江、安溪等县的一种道教舞蹈,行话称“演金”。掷铙钹,主要用于“做功德”。它以铙钹为主要道具,可表演几十种节目,可持续两个多小时毫无重复,有时也可由艺人即兴表演,自由发挥。

  由来

  掷铙钹使用的器具主要有:铙钹、七寸棒、软刹、香炉。铙钹是铜制的佛教法器,也是佛教音乐中的打击乐器。掷铙钹据传是来自佛教中罗汉的传说。在佛教五百罗汉当中,有一名“飞钹罗汉”,也叫“飞钹尊者”,他不但是佛祖得意弟子,还有一手绝技,能使铙钹在他手中飞来飞去,出招变化各种动作,故称“戏铙钹”。和尚在“普施”时表演这种节目,就是戏弄这种法器,让游魂野鬼来看热闹,同时也施舍一些饭食、银帛,叫游魂野鬼不要去哄抢那些本来应属于这场“功德”对象的“库银”。

  佛教和道教都为民众“做功德”,但所供奉的“三宝坛”不同(佛教是“大雄宝殿”,道教是“三清殿”),诵读的经忏不同,法器也有所区别。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市非物质文化--掌中木偶
下一条:关公信仰在闽南盛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